2013年7月19日 星期五

紐約時報:戴爾創始人發起遺產保衛戰






戴爾公司創始人 邁克爾‧戴爾

  導語:美國《紐約時報》印刷版刊文稱,邁克爾‧戴爾希望能夠重新尋找創業之初的激情,用戴爾公司創辦時的理念重新融入最新的科技浪潮,並通過私有化充分順應行業趨勢。這一切,歸根結底都是為了保衛自己的遺產──也就是那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公司。

  以下為文章全文:
  保衛遺產

  邁克爾‧戴爾(Michael Dell)正在發起一場戰爭,但爭奪的目標在很多人看來卻早已日薄西山。

  雖然以他名字命名的這家公司給PC行業帶來了一場革命,但卻錯過了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趨勢,也錯過了企業數據中心和雲計算網絡的浪潮。從某種意義上講,邁克爾‧戴爾正是希望通過這宗私有化交易扭轉乾坤。

  “IT行業的發展速度無與倫比,就連時尚和零售行業也望塵莫及。怎麼才能在這樣的行業中始終基業長青?”耶魯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傑弗里‧ Sony 菲爾德(Jeffrey Sonnenfeld)說。他持有一部分戴爾股票。

  48歲的邁克爾‧戴爾拒絕接受採訪,他的律師建議他不要在戴爾公司週四召開股東大會前接受任何訪談。屆時,戴爾的股東將投票表決是否批准每股13.65美元,總額244億美元的私有化要約。

  但他的好友和顧問透露,他正在努力保衛自己的遺產。

  “他不希望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被視為無關緊要的企業。”戴爾大企業業務主管馬力烏斯‧哈斯(Marius Hass)說。

  遭遇伊坎

  四年前,當哈斯效力於惠普時,邁克爾‧戴爾邀請他共進晚餐,希望把他挖到戴爾來。席間,哈斯提到了一份企業問卷,戴爾公司從原本第2重要的企業合作夥伴滑落至第13位。哈斯回憶說,邁克爾‧戴爾的失望之情溢於言表。

  “他對自己的成就十分自豪。”哈斯說,“我問他準備怎麼辦。他說:‘大樓上掛著我的名字,我會奮戰到底。’”

  然而,他的私有化要約卻遭到了卡爾‧伊坎(Carl Icahn)的抵制。這位曾經的企業獵食者已經通過與TWA、RJR Nbisco和摩托羅拉等公司的鬥爭獲利頗豐。伊坎認為,邁克爾‧戴爾的報價低於該公司的實際價值,並認為戴爾公司應當以每股14美元的價格回購逾10億股股票,並撤換整個董事會。

  上週五,伊坎上調了收購報價,將價格提升到每股15.50至18美元。“戴爾是一家有價值的公司。”他在採訪中說,“PC市場在變,但他們不會出局。”

  但本週早些時候,一家大型代理顧問公司站到了邁克爾‧戴爾一邊,他們認為:“一邊是讓他為了自己的利益奮力拚搏,一邊是讓他接住落下來的刀子,前者的風險可能更小一些。”

  再造戴爾

  邁克爾‧戴爾的計劃是回到創業的之初的模式──讓一個中年男人回歸到19歲少年的思維方式。

  他創業時的想法是,通過為企業和消費市場組裝定製電腦,讓買家自主選擇內存、硬盤和螢幕參數,便可獲取不俗的利潤。他還希望將同樣的理念應用到現代化的企業計算領域,但這一次,出售的卻是雲計算的關鍵組成元素──網絡設備、服務器和存儲器,外加使之協調一致的軟件。

  在新的公司里,PC的比重可能會降低。不過,他對流動設備的計劃尚不明確。

  邁克爾‧戴爾說,這項計劃可能會對短期營收造成衝擊,從而打壓股價。這也正是他決心私有化的原因,希望在避開季報壓力的情況下改組整個企業。

  然而,要在流動時代再造戴爾絕非易事。“整個行業將經歷殘酷的整合。”IT行業老兵、思科CEO約翰‧錢伯斯(John Chamber)說,“如果邁克爾不能帶領他的公司安然度過這場轉型,就會像一支失敗的體育隊一樣原地踏步,成功的希望十分渺茫。”

  他補充說:“我們倆是朋友,但我還是會在市場上努力擊敗他。”

  邁克爾‧戴爾在休斯頓長大,父親是牙齒矯正醫生。對他來說,數據從來都意味著力量:他高中時賣起了報紙,目標瞄準了剛剛結婚或剛剛搬來的人,第一年就賺了1.8萬美元,比他的經濟學老師收入還高。

  發展初期的戴爾公司一度成為全球最大的PC廠商,這一定程度上歸功於該公司對網絡銷售的熱衷。不過,現在的戴爾全球PC市場份額已經不足12%,落後於聯想等亞洲競爭對手,也感受到了來自 ASUS 和 Acer 的壓力。

  邁克爾‧戴爾2004年退出了公司的日常運營,但仍然擔任董事長。他相信,在自己親自挑選的CEO的管理下,這份遺產將會安然無恙。但他2007年又重返公司,在此之前,戴爾公司剛剛遭遇了財務醜聞後,邁克爾‧戴爾本人和公司共計支付了數百萬美元的罰款。

  挑戰巨大

  一年前,網上流傳出很多戴爾筆記本電池自燃的視頻,極大地損害了該公司的聲譽。不僅如此,海外市場的種種負面報導也令該公司的售後服務聲譽大降。

  自從回歸公司以來,邁克爾‧戴爾已經斥資130多億美元展開了多筆收購,試圖重振公司的士氣,包括數據中心管理軟件開發商Quest Software和網絡公司Force 10,但成功之處卻乏善可陳。儘管已經斥資數十億美元回購股票,但該公司的股價卻僅為2000年時的四分之一。

  與此同時,戴爾公司的高管卻獲利頗豐。邁克爾‧戴爾本人僅通過股票期權便獲利逾6.5億美元。

  現在,得益於這家他在大學寢室里創辦的公司,邁克爾‧戴爾的身價高達150億美元。他的投資範圍十分廣泛,從全美最大的草坪修剪公司,到家族連鎖餐館Applebee’s。他還運營著一個慈善基金,今年出資5000萬美元在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創辦了戴爾醫學院。當年的邁克爾‧戴爾正是從這所大學退學創辦的戴爾公司。

  但對他本人而言,問題在於:他能否像比爾‧休利特(Bill Hewlett)或戴夫‧帕卡德(Dave Packard)那樣永遠被人銘記?這兩位科技先鋒共同創辦的惠普公司已然經歷了幾代人的風雨歷程,至今仍然屹立不倒。或者,他和他的公司是否只能淪為一個反面教材,讓人每每回憶起來,都只會想到:在這個日新月異的行業中,沒有多少東西能夠永恆?

  “我們都被困在自己創造的世界里,改變一家公司的困難難以想像。”邁克爾‧戴爾的老朋友、雲計算軟件服務提供商Salesforce.com CEO馬克‧本尼奧夫(Marc Benioff)說,“他的名字印在電腦上,每次看電影時,這個名字都會映入眼簾。而正因如此,他才成為了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領袖人物。擁有這樣的地位,他必定對此深有感觸。”(思遠)



.紐約時報:戴爾創始人發起遺產保衛戰
http://digital1010.blogspot.com/2013/07/blog-post_9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