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5日 星期一

[數碼新聞]90億光年外發現三顆罕見類星體聚集一處






這是天文台拍攝的此次最新被發現的三類星體系統

  新浪科技訊 香港時間3月25日消息,據美國《探索》網站報導,類星體是宇宙中最奇異的天體之一,它們在極其遙遠的宇宙深處閃耀,其亮度可以與一萬億顆太陽相當。然而最近天文學家們發現有三顆這樣的類星體竟然共處一處,非常罕見。

  這的確是極其罕見的情況。類星體本身便已經十分罕見,兩顆類星體在一起便更加不可思議,而三顆類星體聚集一處的情況則簡直難以想像。然而,這正是意大利布里亞大學艾瑪努爾‧法里納(Emanuele Farina)領銜的一個天文學家小組發現的情況──在90億光年之外的宇宙深處,三個類星體聚集一處,這一群體目前被給予編號QQQ J1519+0627。三類星體系統是如此的罕見,事實上到目前為止這一發現還只是發現的第二例此類案例。

  實際上,類星體是亮度極高的巨型星系核,在這裏超大質量黑洞正貪婪地吞噬週遭的塵埃和氣體雲物質。當黑洞大快朵頤時,高速下降的物質會在黑洞周圍堆積形成吸積盤。在黑洞強大引力的作用下,吸積盤內部的物質不斷髮生擠壓摩擦,溫度急劇上升。而任何不幸靠地過近的恆星或行星也將會被撕成碎片。

  這一超高溫吸積盤在整個電磁波段發出輻射,從無線電波波段一直到伽馬射線波段。在超大質量黑洞週遭的這些吸積盤結構中,由於受到強大的引力影響,這裏將物質轉換成能量的效率有時甚至可能會超過恆星內部的能量轉換率。

  這幾個類星體位於90億光年之外,因此我們所見到的是它們在非常久遠之前的模樣:在那個時候還沒有太陽,更沒有地球和人類,或許甚至連形成太陽系的原始星雲也還沒有成型。這些類星體所處的是一個要比現在年輕地多的宇宙。或許正是由於當時的宇宙更年輕但也更小,因此其中的天體之間相互接近的可能性會相應地高一些。研究人員相信這些類星體是借由引力作用相互靠攏在一起的,其形成的原因可能是星系之間的相互碰撞。

  而在這一特定的案例中,其中兩個類星體之間非常接近,說明此兩者之間可能存在相互作用。而第三個類星體距離稍遠,但同樣與另外兩個成員之間存在引力相互作用,不過它不太可能從一開始便參與了這一系統的成型過程。

  此前此類三類星體案例僅有在2007年發現的一例,其編號為QQQ J1432−0106。這一三類星體群距離地球約100.5億光年。由於已經經過細緻分析,我們已經知道這一系統中的各成員之間間隔約10萬~15萬光年。在我們看來似乎這樣的距離已經顯得非常遙遠,但事實上這樣的距離值是非常常見的。

  對於此次新發現的這一三類星體系統的一項特別之處是,這一系統附近缺乏極亮紅外星系(ULIRGs)的存在。這一現像是出乎意料的,因為一般認為極亮紅外星系和類星體總是同時出現的。對此研究小組認為這可能說明了此次所觀察到的三類星體系統是一個更大的系統的組成部分,目前這一宏觀系統仍處在逐漸成型過程之中。

  米歇爾‧福馬加里(Michele Fumagalli)是一位參加了此項研究工作的天文學家,來自美國卡內基研究院。他表示:“借助我們的觀測和模型設計能力,得以找到這一罕見的天體案例。其將幫助我們理解宇宙中結構以及大質量星系形成的基本機制。” 法里納進一步指出,未來的更詳盡研究將會幫助我們確認這些類星體究竟有多麼罕見,以及它們是如何形成的。(晨風)



.[數碼新聞]90億光年外發現三顆罕見類星體聚集一處
http://digital1010.blogspot.com/2013/0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