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6日 星期二

[數碼新聞]火星太陽地球4月將成一線:探測器聯繫或中斷






  這張圖示展示了當發生火星合日時的火星-太陽-地球三者相對位置。這樣的情況大約每26個月會發生一次,此時從地球上看去,火星幾乎正好處於太陽背後。在火星合日期間,地球與火星之間的通訊聯繫將會受到幹擾甚至中斷,因此一般來說美國宇航局會事先向在火星工作的軌道器或著陸器發送長期指令以防萬一

  新浪科技訊 香港時間3月26日消息,據美國宇航局官方網站報導,美國和歐洲在火星擁有正在運行的衛星以及在火星地面工作的漫遊車,這些太空探測器一直和地面控制中心之間保持著通訊聯繫。然而下個月(4月),地球和火星之間的相對位置將會造成地球與這些火星飛船之間的通訊出現障礙甚至中斷。

  屆時,從地球的視角看去,火星將幾乎正好從太陽背後經過。當火星-太陽-地球三者之間形成這樣一條直線時,太陽的強烈輻射將會很容易幹擾甚至切斷地球與火星之間的通訊。為防止火星探測器接收到錯誤的指令,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工程師們計劃在4月份數週時間內完全停止向火星飛船發送任何指令,直到兩顆行星之間的角度位置關係恢複正常。

  地球和火星都圍繞太陽公轉,當從地球上看到太陽完全遮蔽火星時,此時的現象被稱作“火星合日”,這種現象大約每26個月會出現一次。

  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克里斯‧波茨(Chris Potts)是宇航局火星奧德賽探測器項目主管,這顆探測器自從2001年以來一直在圍繞火星運行。他說:“這是奧德賽飛船運行期間第六次遭遇火星合日。因此我們對於應對此類事件已經積累起豐富經驗,儘管這樣的合日事件每次都會有些許不同。”

  這樣的不同一般體現在太陽遮蔽火星的程度,是否完全遮蔽,以及遮蔽情況發生時太陽的活躍程度等等。太陽的活動,包括太陽黑子以及耀斑等現象,一般遵循22年的週期。

  今年4月17日,火星與太陽之間的視張角將縮小至0.4度左右(注意!絕對不能嘗試用肉眼或透過望遠鏡觀察太陽及其附近天空,否則將可能對眼睛造成嚴重傷害!)。太陽目前正接近其週期內的活動高峰期,然而看起來這一輪的活動極大期太陽並不活躍。

  波茨表示:“事實上,2013年的火星合日最大的不同點就在於現在好奇號火星車正在火星上工作。”火星奧德賽和火星勘測軌道器除了完成本職的既定探測任務之外,還幾乎承擔起了轉發在地面工作的好奇號以及機遇號火星車全部數據的任務。

  從地球向火星上工作的探測器發送信號的穩定性將從4月初開始出現下降。當太陽和火星之間夾角小於2度左右時,地球與火星之間的通訊將會基本中斷,時間是4月9日至26日。在此時段前後數天,兩顆行星之間的通訊也會或多或少受到影響。在此期間,這兩顆軌道器都將繼續開展科學數據的收集工作,但是相比正常狀態將會相應降低活動強度。與此同時這兩顆軌道器對火星地表漫遊車的數據中繼工作也將正常進行。奧德賽飛船在整個4月份期間都將持續向地球發送數據,不過工程師們預計這種傳輸工作將不可避免地出現中斷,這些在此期間未能發送成功的數據將會被探測器儲存起來並在通訊恢複之後發回地球。

  從4月4日開始,火星勘測軌道器將按計劃進入只進行數據存儲的模式,中斷數據發送。項目執行主管,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科學家裡德‧托馬斯(Reid Thomas)表示:“在整個合日期間,我們將只進行數據存儲。”他預計到5月1日前後通訊完全恢複之時,這一探測器將有大約40G由自身探測設備收集的數據,以及大約12G中繼自好奇號火星車的轉發數據需要傳輸回地球。

  美國宇航局機遇號火星車此次將迎來它的第五次合日經歷。機遇號控制團隊的科學家們在4月9日至26日期間將停止向其發送指令。在此期間機遇號將依據事先上載的長期指令自主進行科學考察活動。

  機遇號火星車項目主管,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埃爾方索‧赫拉納(Alfonso Herrera)表示:“本月我們必須完成額外的規劃任務,因為我們必須提前制定機遇號未來在持續約三週的火星合日期間的行動計劃表。”但是出於安全顧慮,在合日期間將不會安排機遇號向前行駛。

  好奇號是抵達火星的最新一輛漫遊車,它也將在合日期間繼續在當地開展工作。好奇號項目科學組計劃在4月4日至5月1日期間中斷與好奇號之間的聯絡。

  好奇號項目工程組火星合日期間活動規劃負責人,來自噴氣推進實驗室的托爾森‧佐恩(Torsten Zorn)表示:“我們將通過兩種方式保持對火星車狀態的監控。首先,好奇號將按計劃每天向地球直接發送簡單信號報平安;其次,我們將通過火星奧德賽飛船對好奇號進行持續的監測。”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是加州理工學院的一部分,該機構為美國宇航局總部負責所有目前在火星運行的美國探測器和漫遊車的運行控制工作。(晨風)



.[數碼新聞]火星太陽地球4月將成一線:探測器聯繫或中斷
http://digital1010.blogspot.com/2013/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