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6日 星期一

智能手機導航新時代:擋風玻璃變身顯示器






導航投影到擋風玻璃上可大大減少事故發生率

  導語:美國《華爾街日報》印刷版刊登題為《無需向下看的智能手機導航》(Smartphone Navigation Without Looking Down)的評論文章稱,儘管仍然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但由於可以將導航信息直接投影到擋風玻璃上,所以Garmin抬頭顯示系統可以極大地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的概率。

  以下為文章全文:
  整體評價

  有了 Google 地圖這樣的智能手機導航應用,我們再也不會因為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而感到手足無措了。但如果是在開車,哪怕低頭查看一秒鐘手機螢幕,都有可能帶來安全隱患。

  為了降低這種風險,GPS廠商Garmin已經推出了抬頭顯示系統(HUD)。這款中控台配件可以直接通過藍牙與iPhone、Android或Windows Phone設備相連,並將Garmin StreetPilot或Navigon智能手機應用中的導航信息投影到擋風玻璃上。

  Garmin認為,由於這種系統可以將信息顯示在駕駛員的視線範圍內,所以比直接使用智能手機導航更加安全。

  在試用了一個星期後,我發現這套系統的確不容易分散精力。儘管我通常會借助 Google 地圖的語音導航功能,但也經常會親自點擊iPhone,以便確認下一個轉彎地點。有了Garmin抬頭顯示系統,這些信息便可立即顯示在我面前,所以我查看手機的概率將會降低,可以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道路上。Garmin的應用還提供了精確的導航信息。

  儘管如此,這套系統還是有一些不足。首先,在擋風玻璃上固定反射薄膜非常麻煩,而且由於Garmin的抬頭系統只能使用車載電源,所以必須要在中控台下面配上一條難看的電源線。

  這套配件售價150美元,需要使用Garmin導航應用中的一款,而這些應用還需要額外花50美元購買。即便如此,仍然比當今很多高端車型中配備的抬頭系統便宜一些。但這畢竟是一筆額外的支出,還要為汽車另外購買一款設備。不過,如果你看重安全性,Garmin抬頭系統確實值得考慮。

  安裝流程

  Garmin抬頭系統與小型GPS設備尺寸相當,有點像是帶有矩形螢幕的大號BP機,可以直接通過支架固定在儀表盤上方,支架可以根據儀表盤的形狀調節。我把Garmin抬頭系統放到汽車擋風玻璃的底部位置,幾乎就在方向盤的右側。由於不會永久固定,所以可以用在不同的車上。

  我不喜歡Garmin只能使用車載電源的設計,因為必須要仔細擺放才能避免電源線擋住中控台上的其他控制按鈕。如果能夠通過充電的方式實現“無線”設計,效果應該會更好。另外,適配器還帶有USB接口,可以給智能手機充電。

  Garmin抬頭系統提供了兩種投影選擇。一種是將透明薄膜貼到擋風玻璃上,另外一種則是在設備上安裝一個反射透鏡。透明薄膜要麻煩一些,首先要在擋風玻璃內側噴一點水,然後固定好薄膜,再用信用卡把氣泡刮出。如果流動了這個透明方塊,就不能再次使用了。該公司網站上還專門出售這種薄膜,單價為10美元。

  我選擇了反射透鏡,因為這種方法更方便一些。我直接把它固定在設備的上方就能使用了。唯一的缺點是:由於有一個角度,所以Garmin抬頭系統在儀表盤上的固定位置可能會受到限制,具體要取決於儀表盤的形狀。

  需要明確的是,Garmin抬頭系統本身並不是GPS設備,它需要與智能手機相連,然後將Garmin或Navigon導航應用的信息顯示出來。可惜的是,它不兼容 Google 地圖、 Apple 地圖或第三方應用。

  使用過程

  我在iPhone 5上下載了Garmin StreetPilot應用,里麵包含了北美地圖,然後用了不到一分鐘就通過藍牙與Garmin抬頭系統相連。之後,通過車載輔助耳塞,我便可以將這款應用的語音導航指令通過汽車的音響系統播放出來。

  我在舊金山和聖克魯茲的很多地方測試了Garmin抬頭系統。在確定了地址後,該系統便會通過一個很大的箭頭來指示初始方向,還會顯示下一個轉彎地點的距離,預計到達時間、速度限制和我當前的速度。如果你超速了,它還會顯示一個紅色的提醒符號。

  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Garmin抬頭系統會在投影區域的底部顯示小箭頭,指示車道數量,並提醒你應該在下一次轉彎前使用哪個車道。Garmin抬頭系統可以自動調整投影亮度,所以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它投影出的內容。

  我認為它的語音導航不如 Google 地圖自然,速度也有點慢。

  但總的來說,我還是很喜歡Garmin抬頭系統,它可以顯示你要前往目的地所需的全部信息,而且比單純使用智能手機更容易集中精力,從而降低事故發生率。(鼎宏)



.智能手機導航新時代:擋風玻璃變身顯示器
http://digital1010.blogspot.com/2013/09/blog-post_5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