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9日 星期三

庫克重走喬布斯老路蘋果或敗走麥城






Marketwatch專欄作家John Shinal撰文指出,從目前的情況看來,庫克所沿襲的正是喬布斯一貫的策略,即獨力控制從硬件到軟件的全部可能的領域,而不與任何人結盟,這樣的策略曾經讓蘋果在近十年獲得巨大的成功,但是也曾經讓蘋果在八十年代敗走麥城,而麻煩在於,今天的智能設備市場看上去和當年喬布斯落敗的個人電腦市場非常相似。

以下即Shinal的評論文章全文:

聽了蘋果首席執行官庫克(Tim Cook) 週一在公司開發者研討會上的講話,我們的印象愈來愈清晰了——無論你覺得是好還是壞,庫克確實是正在按照喬布斯(Steve Jobs) 的腳本行事。

對移動操作系統和最受歡迎的移動應用程序如信息、天氣、瀏覽器和圖片共享等進行了升級,蘋果其實也是藉著這樣的行動表明了態度,再度走上了硬件和軟件創新的道路。

當然,要真正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而且研發開支的成本也都很客觀,因此蘋果才會估計,他們第二財季的利潤率將為36% 至37%,低於去年同期的42.8 %。

現在,iPhone 和iPad 的粉絲們都在等待著預計將於秋季到來的新機型,蘋果在舊金山發布了改頭換面的新iOS,這至少意味著,在很多重要領域,蘋果還是可以和穀歌的安卓系統打個平手的,比如關鍵的多應用程序同時運轉功能。至於iTunes Radio服務,也超越了下載和媒體流層面,擴展到了數字消費環境當中,而在這一領域當中,他們的對手既有Pandora Media(P)、Spotify 和Rdio 這樣的後起之秀,也有穀歌和亞馬遜這樣久負盛名的玩家。

換言之,蘋果是在眾多的市場上多線作戰,面對著各種不同的競爭對手擺出了或攻擊或防守的姿態。庫克並不是只專注於軟件或者硬件市場,而在另外一個市場上更多藉助合作夥伴的力量,相反,他要在手持設備、個人電腦、筆記本和數字媒體各個領域多點開花。

這正是喬布斯的腳本,一種獨特的管理策略,一種可能會耗盡公司財力的策略。事實上,在1980 年代,蘋果的麻煩就出現在這裡,而喬布斯之所以被從自己親手創建的公司趕走,這也是關鍵的原因之一。

想當年,競爭對手微軟全心全意投入Windows,同時與眾多個人電腦廠商建立收入可觀的合作關係,而蘋果的個人電腦業務卻在大量來自海外的硬件打壓之下,被迫收縮到一個極小的市場當中。

不錯,那時的蘋果確實還有很不錯的軟件產品,但是很少有消費者真正使用這些產品,他們甚至聽都沒聽說過。當然,今天的情況還遠說不上是那樣,哪怕基於安卓操作系統的三星產品近期風生水起,但是整體而言,iPhone 依然是美國市場是覆蓋最廣泛的智能手機產品。

在我看來,喬布斯了不起的地方之一就在於,早在二十一世紀之初,他就發現,初生的手持設備市場正如1970 年代的個人電腦市場一樣,想要控制這一市場,就同時必須在硬件和軟件兩方面的創新上都處於領先地位。換言之,儘管喬布斯的策略在與微軟的個人電腦大戰中敗下陣來,但是他並沒有放棄自己的信念,因此才使得蘋果一度成為了世界上市值第一的公司。

不過,到了那一刻,喬布斯也到了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蘋果也無法繼續前進,市值第一的寶座再度被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奪走。

問題在於,庫克現在還在堅持喬布斯的策略,即和行業當中所有人作對,卻不和任何人結盟,但今日的智能手機市場卻已經不是十年前初生時的樣子了。

事實上,這個市場變得愈來愈像是1990年代初,而不是1980年代初的個人電腦市場。甚至我們還可以說,智能手機日用品化的速度還要超過個人電腦,因為實際上,哪怕是價格最昂貴的產品,其起步價也不能和當年的個人電腦同日而語。

比如說,對於蘋果而言,銷售399 美元的iPhone 和199美元的iPhone 的差別,就等同於利潤成長和疲軟的差別。或者,我們也可以說,日用品化的潮流已經開始了,在截至3 月的財季當中,蘋果的利潤率較之前一財年同期下滑了18%,而在前一財季則和前一財年同期持平。

庫克繼續喬布斯的策略,就意味著蘋果必須在創新方面同時壓倒穀歌、三星、微軟,以及眾多其他的重量級科技行業玩家,而這對他們的研發整體開支提出了極為嚴苛的要求。這種開支也會讓蘋果的運營利潤率受到長期影響,除非他們能夠推出某種再度一鳴驚人的新產品,刺激營收大漲,不然公司的麻煩就大了。當然,這一可能性是存在的。現在,智能手機正越變越大,而筆記本和平板正在越變越小,更何況,從加州丘珀蒂諾到韓國三星總部,關於手錶之類新產品的傳言都愈演愈烈。

總而言之,現在並沒有人真正知道移動消費計算設備未來到底會是什麼樣子。

不過,無論怎樣,從現在到明年開發者研討會的十二個月當中,蘋果到底會推出怎樣的產品還是至關重要的,將最終決定庫克是否會像當年的喬布斯一樣,親歷這個科技巨頭的興起和衰落。



.庫克重走喬布斯老路蘋果或敗走麥城
http://digital1010.blogspot.com/2013/06/blog-post_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