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1日 星期四

[手機]剖析Android之父卸任原因:創造者非執行者






Android之父 安迪‧魯賓

  導語:美國科技博客The Verge週二發表文章稱,鑒於安迪‧魯賓(Andy Rubin)的行業知名度和在 Google 管理團隊中的地位,他卸任Android業務主管讓所有人感到意外。究其原因,業內人士稱,魯賓是一位超凡的創造者,但在Android管理方面表現得並不盡如人意。Android的發展已經超出了魯賓所及,他不知道下一步應該要把Android帶到哪裡。

  以下為文章內容摘要:

   Google 上週宣佈,Android業務主管安迪‧魯賓(Andy Rubin)將卸任,轉而負責一個新的神秘項目。魯賓自2005年至今一直掌管著Android業務,他的卸任令人感到吃驚,甚至連 Google 內部人士也感到意外。但魯賓的卸任也並不是毫無先兆,9個月前就已初露端倪。

  關於Android系統的名稱,人們一直都有猜測,因為它聽起來有點像“Andy”(安迪)。事實上,Android就是魯賓,這是他在 Apple 的同事給他起的綽號,因為他喜歡機器人,而Android就有“機器人”的意思。此外,在2008年之前,Android.com一直是魯賓的個人網站。

  去年6月有傳聞稱,魯賓將離開 Google ,加盟一家名為“CloudCar”的創業公司。當時,該傳聞曾一度引發不小的恐慌。鑒於魯賓的影響力,以及在CEO拉里‧佩奇(Larry Page)管理團隊中的地位,這一傳聞在當時迅速傳播,並紛紛為魯賓歌功頌德。矽穀知名專欄作家羅伯特‧斯科比(Robert Scoble)當時稱:“哇!過去幾年魯賓在 Google 的表現多麼了不起!”

  但魯賓迅速否認了該傳聞,並表示CloudCar只是好友的一家創業公司。他在自己的Google+賬號上稱:“我無意離開 Google ,Google I/O 大會上見。”後來魯賓也確實出現在Google I/O大會上, 他依然是Android的代名詞。

  但上週四,佩奇宣佈了魯賓離任的決定。佩奇說,魯賓決定離任的時機已經成熟,並將在 Google 開啟新的篇章。魯賓也在致開發者的信中回應稱:“在內心深處我還是一名創業者。”

  魯賓雖然沒有離開 Google ,但已經今非昔比。Android的發展已非魯賓所能控制,而魯賓似乎也已厭倦了Android。

  Android之父

  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魯賓把Android從一張白紙上的構思變成了全球最受歡迎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目前有超過7.5億部Android設備被激活,Android應用下載次數超過250億次。如今,Android的小綠機器人標識的知名度已直逼 Apple 公司的 Apple 標識。

  儘管如此,Android還是面臨著種種新挑戰,未來的發展方向也不再那麼清晰了。Android在平板市場的份額仍落後於 Apple iPad,鼓勵開發者圍繞Android開發自動化家用設備的“Android@Home”計劃也遭遇挫折。

  儘管Android手機銷量已是iPhone的3倍之多,但 Google 至今尚未充分挖掘出如何利用Android的這一優勢。相比之下,手機廠商倒是受益匪淺,尤其是 Samsung 。

  Gartner分析師邁克爾‧加滕博格(Michael Gartenberg)稱:“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通過專利授權費,微軟通過Android獲取的利潤甚至比 Google 還多。”

  另一方面,Android越來越遠離 Google 。例如,亞馬遜Kindle Fire採用Android系統,很很多人不知道。而且,亞馬遜還推出了自己的應用商店,與 Google Android應用商店競爭。

  迷失方向

  魯賓是一位夢想家,一名架構師。在成立創業公司Danger和提出Android項目前,魯賓曾在 Apple 擔任工程師,在微軟擔任經理。業界對於魯賓的讚揚主要集中在開拓能力方面。

   Google 負責基礎架構業務的高級副總裁烏爾斯‧霍澤爾(Urs Holzle)稱:“我喜歡與魯賓共事,他善於制定看似不可能實現的偉大目標,然後動員團隊去實現它。他是一名偉大的天才,能激發士氣,相信其他人不可能把Android發展得這麼好。”

  但魯賓不願意或不能通過大規模的行業合作把Android變成 Google 的賺錢機器。 Samsung 通過銷售Android手機賺得缽滿盆滿,而 Google 的品牌則退居幕後,影響力也在削弱。

  曾與魯賓共事的一位業界高管稱:“魯賓還是一位藝術家,喜歡獨來獨往,而忽略其他人。當Android發展到一定規模時,就需要互動和合作,建立合作關係,無論是 Google 內部還是外部。在管理Android方面,魯賓成為了失敗者。Android的發展已經超出了魯賓所及,坦率地講,我認為他也不知道下一步要把Android帶到哪裡。”

  Danger年代

  創建Danger後,魯賓和Danger曾以開發出最早的智能手機之一“Sidekick”而聞名。Sidekick支援Web瀏覽,擁有自己的應用生態系統,最初通過T-Mobile在美國推出。

  Danger在當時是一家頗具知名度的創業公司,曾推出電動車Segway、街機賽車遊戲和彩屏手機。魯賓的好友里奇‧米納爾(Rich Miner)、史蒂夫‧帕爾曼(StevePerlman),甚至 Apple 聯合創始人史蒂夫‧沃茲尼亞克(Steve Wozniak)都大加讚賞。

  在Danger的四年,魯賓是一位精力旺盛、不知疲倦的領袖。魯賓在Danger的一位同事稱:“他的負擔很重,但卻隱藏起來不讓外人看出。有時看見他工作到深夜,看起來處於崩潰邊緣,第二天一早仍能穿著幹淨的白襯衫參加面試或召開商務會議。”

  Danger是一家技術先驅,其產品遠遠領先於時代,但卻仍然處於商業劣勢地位。魯賓的一位前同事稱:“他們總是能讓其他公司做想做的事情。”2003年,魯賓被投資者驅逐,Danger管理權轉交給電信行業高管漢克‧諾斯哈福特(Hank Nothhaft)。

  Danger早期投資者、風險投資公司VSP Capital總經理喬娜‧里斯(Joanna Rees)稱:我們有明確的計劃,安迪在創造方面擁有超凡的能力,但產品創新已經完成,現在是執行階段,這就是我們聘請諾斯哈福特的原因。他知道如何去完成大交易,如何建立大型合作,諾斯哈福特出任CEO能把公司帶入新的發展階段。”

  隨後不久,魯賓就離開Danger,開啟Android之旅。里斯回憶說:“我記得曾經說過,‘他不會在那呆太久’。”

   Google 歲月

  魯賓2005年加盟 Google ,當時佩奇收購了羽翼未豐的Android。 Google 另一位聯合創始人賽吉‧布林(Sergey Brin)對Android保持距離,他說自己不懂流動。而 Google 時任董事長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的態度與布林相似。

  只有佩奇對魯賓的Android暢想興趣濃厚:魯賓希望將Android打造成一個開放的流動操作系統,在 Google 的倡導下推動行業創新。佩奇十分確信,Android項目十分適合於 Google ,甚至是完美的。《商業週刊》當時曾報導稱:“ Google 已悄然啟動Android,但目前對該項目還知之甚少。”

  魯賓隨後加入 Google 高層管理團隊,出任流動及數字內容高級總裁,領導產品開發、推廣和合作,並結識 Apple 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

  在魯賓的領導下, Google 聯合全球多家手機廠商和運營商成立了“開放手機聯盟”(Open Handset Alliance)。但後來,主要OEM廠商導致的Android“碎片化”讓開放手機聯盟”逐漸被遺忘。其他方面的大規模合作,如Android更新聯盟(Android Update Alliance),本應協調運營商之間的Android版本問題,但成效甚微。

  此外,魯賓還發起了收購摩托羅拉流動併購案,但這是一次混亂的、代價不菲的併購,至今 Google 仍未收回成本。 Google CFO帕特里克‧皮切特(Patrick Pichette)曾表示, Google 所繼承的摩托羅拉流動的產品路線圖並沒有太大吸引力,而所繼承的大量專利也被捲入到業界對如何使用專利技術的爭論中。

   Google 並未說明目前有多少員工從事Android相關工作,但與最初的8人團隊相比,如今的規模已經變得很龐大。目前,有200多名員工在美國職業社交網站LinkedIn上表示自己在從事Android或Google Play的工作,而實際數字可能遠高於此。 Google 一位前員工表示:“2010年Android團隊約有200名至250名員工。”相比之下,魯賓在Danger擔任CEO時麾下至有100多名員工。

  交權

  對於魯賓的下一步行動, Google 保持緘默。但據預計,魯賓將加入 Google 研發實驗室Google X。因為魯賓是一位發明家,他擁有超過11項專利和大量的專利應用。

  在魯賓開啟新篇章之際,Android領導權同時也交給負責Chrome和應用業務的高級副總裁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長期以來,業界早有傳聞稱Android將與桌面操作系統Chrome OS合併。

  這種猜測合情合理,例如,Chrome網絡商店可以很容易整合到Google Play應用商店中,使得桌面和流動產品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 Google 也已經承認,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兩套操作系統將來可能會合併,但否認近期合併的可能。

  佩奇希望能以一貫的連續性策略來簡化 Google 產品,但對於Chrome OS和Android似乎行不通,因為這兩個團隊擁有各自的路線圖。在工程副總裁管海羅西‧洛克海默(Hiroshi Lockheimer)領導下,Android團隊正在以危險的節奏運營,如發佈軟件更新、修複漏洞、提升安全性,緊跟快速發展的手機市場節奏等。Android與Chrome OS的整合將是一項巨大的工程,因此 Google 保持兩個獨立的操作系統似乎更適合,至少目前如此。

  I/O受關注

  皮查伊據說是一位冷靜、能力超群的產品經理,在他的帶領下,Chrome瀏覽器發展成為市場主導地位。皮查伊還負責企業產品,同時擁有消費者和企業產品經驗有助於 Google 進一步發展Android,並從中獲利。

  因此,皮查伊似乎能夠很快推動Android發展到下一階段,而不是與Chrome OS合併。佩奇也表示:“皮查伊會做大量的工作,推動Android繼續向前發展。”

  如今距離2013年Google I/O只有兩個月時間,對於在一個小時內就搶光所有門票的開發者,他們比以往更想從 Google 瞭解一些相關消息。Gartner分析師加滕博格稱:“在事情發生之前, Google 沒有必要知道想要做什麼。當然,他們會有一些實驗性的動作。”(李明)



.[手機]剖析Android之父卸任原因:創造者非執行者
http://digital1010.blogspot.com/2013/03/android_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