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0日 星期日

[電腦]戴爾沉浮數十年:會計準則被指愚蠢






  導讀:國外媒體近日刊載文章稱,戴爾已經不再視為市場領導者,其股價遠不如十年以前,其原因之一是愚蠢的會計準則會對公司政策和行為造成了重大影響。以下是文章內容概要。

  這是一個令人驚喜的美國成功故事:一名大學生在自己的宿舍里創建了一家公司,這家公司隨後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電腦公司之一。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這家公司的股價曾在連續三年時間里每年都上漲兩倍。但在泡沫破裂以後,戴爾曾訴諸會計欺詐的手段來試圖說服 投資者相信,這家公司的表現比其真實水平要好。

  時至今日,在戴爾上市近25年以後,有報導稱戴爾正考慮通過私有化方式轉為非上市公司,這將是多年以來規模最大的杠桿併購交易。這家公司已經不再視為市場領導者,其股價遠不如十年以前。

  在戴爾大多數的公司歷史上,看起來這家公司一直都在遵循來自於投資銀行的建議──但這些建議有利於公司高管,但對長期股東則不那麼有利。戴爾支付了數百億美元來回購股票,去年才剛剛開始向堅持持有這家公司的股票而非“跳傘”的股東返還部分資金。在作為 上市公司的整個歷程中,戴爾用來回購股票的資金多於這家公司所賺到的收入,大多數回購的價格都高於當前水平。

  到目前為止,戴爾向“跳傘”股東支付的現金為397億美元,向選擇堅持持有這隻股票的股東支付的現金為1.39億美元。現在,戴爾的公司市值大約為220億美元。

  在戴爾的發展歷程中,公司高管來自於股票期權的利潤大幅上漲至令人吃驚的水平;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邁克爾-戴爾(Michael S. Dell)曾表示,他在這家公司的早期階段沒有接受股票期權是做錯了。在1994年,戴爾在股東委託聲明書中表示:“戴爾先生 並未參與戴爾公司的長期激勵計劃,原因是他持有重大比例的股份。”這種情況在1995年發生了變化,在1998年他接受了公司發行的20%以上的股票期權。他所接受的股票期權最終給他帶來了6.5億美元以上的利潤。

  本文與戴爾的商業成功和失敗無關,而是將這家公司作為財務管理和管理不善的一個例子──以及愚蠢的會計準則會對公司政策和行為造成什麼影響。本文所涉及的主要會計準則與股票期權有關,但公司不需要在自身股票交易中計入利潤或虧損的整體準則也在其中扮演 了一個角色,從而允許公司高買低賣,卻不必計入虧損。

  直到2005年,公司還能假裝它們向員工和高管分發的股票期權是毫無價值的,因此不必將其顯示為一種支出;而如果公司以現金甚至是股票的方式來向員工進行支付,則就需要這樣做。這種會計準則的邏輯是,股票期權只有在股價上漲時才會有價值,因此在發行股票期 權時沒有必要計入支出。這些公司稱,無論如何,這都是一種無現金的支出。

  會計人員在多年前認識到,那是沒有意義的事情;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開始採取措施來改變這種準則。公司(尤其是科技行業公司)所作出的回應是,資本主義本身好像也正在遭受攻擊。這些公司說道,讓 它們為股票期權負責,人們就會停止購買公司的股票,而美國的科技創新就將因此終結。

  這種論點未能說服會計人員,但對國會造成的影響更大。在1994年,參議院以88票贊成、9票反對的投票結果通過了一項決議,內容是威脅如果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不支援這種論斷,那麼就會被關閉。最後的結果是,這個委員會作出了妥協,直到十年以後才恢複了重提這 個話題的勇氣。

  對於股票期權交易中沒有現金牽涉其中的論點,麻煩的問題之一是,這個論點遠不是事實。包括戴爾在內的許多公司都尋求讓股東安心,讓他們知道自己不會由於公司發放股票期權而導致所持股票的價值被攤薄,並承諾將回購與公司發行的股票期權相同數量的股票。

  戴爾確實沒有讓股東所持股票被攤薄,但代價卻很高昂。如果一家公司向高管發行100萬股的股票期權,允許其以每股10美元的價格購買戴爾股票,那麼就需要1000萬美元的支出;而如果同時以每股25美元的價格回購100萬股戴爾股票,那麼所需資金就是1500萬美元。這 種虧損不會出現在損益表中,但確實會是真的損失。

  在去年年底,戴爾最終開始為其普通股派發股息,第二次季度股息將於下週派發。

  受可能私有化報導的影響,戴爾股價在本週攀升至12美元上方。目前還不清楚這項私有化交易是否將會發生。(文武)



.[電腦]戴爾沉浮數十年:會計準則被指愚蠢
http://digital1010.blogspot.com/2013/01/blog-post_9209.html
.[電腦]戴爾沉浮數十年:會計準則被指愚蠢
http://digital1010.blogspot.com/2013/01/blog-post_9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