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美國沃頓商學院旗下電子雜誌《沃頓知識在線》撰文稱,由於面臨內憂外患,微軟此次重組的確很有必要。然而,單靠一次重組還不足以徹底解決微軟面臨的各種問題,而重組本身也有可能引發一些新的問題。
微軟上週的重組計劃可謂大手筆。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表示,重組的目的是提升公司的靈活性和協作性,使之成為統一而有凝聚力的實體,不再是各自為政的一盤散沙。雖然沃頓專家認可微軟重組的必要性,但卻指出,僅靠重組可能還不夠。要讓重組發揮效果,微軟還需要增加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遊戲市場的份額,同時降低對PC市場的依賴。但重組將如何幫助其達成這個目標,目前還難以判斷。
很顯然,由於面臨內憂外患,微軟早就應該展開一次徹底的重組。PC銷量的萎縮已經對該公司的Windows操作系統造成了極大的衝擊,這套系統在全球PC市場的份額高達90%。就在微軟宣佈重組的前一天,美國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發佈數據稱,今年第二季度全球PC出貨量為7600萬台,萎縮11%。雪上加霜的是,當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不斷蠶食PC銷量時,微軟在這兩大新興領域的表現卻乏善可陳。該公司的必應搜索引擎更是遠遠落後於市場領頭羊 Google 。
從內部來看,微軟也面臨不少問題。《紐約時報》上週報導稱:“微軟不同部門之間的競爭由來已久,有時甚至會引發毫無必要的重複勞動。”這些挑戰也體現在微軟的財務業績中。雖然在截至2012年6月的財年內實現了5%的營收增長,達到740億美元,但PC銷量的滑坡卻導致其淨利潤降幅超過26%,不足170億美元。
鑒於這種現實狀況,鮑爾默似乎別無選擇,必須果斷重組。“整個公司將遵循統一的戰略,而不再各自為政。”他在7月11日宣佈重組計劃的備忘錄中說,“為了推進戰略,加快執行速度和執行效率,並再創佳績,我們需要改變組織架構、規劃模式和工作方法。”
鮑爾默希望重組能夠實現技術決策的集權化,而不再把權利分散到各個部門。例如,針對各種設備開發的所有Windows操作系統現在都被歸入了特里‧邁爾森(Terry Mayerson)領導的集團。類似地,財務職能都集中在艾米‧胡德(Amy Hood)手中,塔米‧雷勒(Tami Reller)則負責所有的營銷、廣告和媒體職能。
與此同時,一些老面孔將會淡出人們的視野:Office部門總裁科特‧德爾貝尼(Kurt DelBene)將會退休,首席研究官克雷格‧蒙蒂(Craig Mundie)則會擔任顧問角色,而且準備在2014年底退休。另外,創辦和經營微軟研究院二十年之久的里克‧拉希德(Rick Rashid)將在操作系統業務中擔任新職位。
新市場,新架構
沃頓法律研究與商業倫理教授凱文‧沃巴赫(Kevin Werbach)認為,雖然PC銷量的減少對微軟構成了巨大挑戰,但該公司很早以前就在應對這一挑戰。“微軟之所以挺進流動、雲計算、遊戲、搜索和平板電腦等市場,就是為了降低對業已成熟,甚至開始下滑的PC市場的依賴。”他說。但沃巴赫補充說,很難說重組能否加快這一流程。無論如何,PC軟件仍將為微軟貢獻巨額營收和利潤,所以該公司既不能關閉,也不會忽略這些業務。
沃頓運營和信息管理教授卡迪克‧霍桑納格(Kartick Hosanagar)預計,微軟要通過新的“設備與工作室工程集團”來應對PC銷量的滑坡。這個由茱莉‧拉森-格林(Julie Larson-Green)領導的集團將負責所有的硬件開發和供應鏈業務。她還將負責遊戲、音樂、視頻和其他領域的所有產品。“該集團創立的目的,一部分是為了用Surface平板電腦等產品應對硬件挑戰。”霍桑納格說,“這款平板電腦肯定是應對PC銷量下滑的一個重要元素。”但他還補充道,目前就對這個新部門的影響下判斷還為時尚早。
微軟內部的權力中心也會因為本次重組而發生變化。鮑爾默為新的業務集團認命了12位高管。他在接受《西雅圖時報》採訪時表示,相信新的組織架構可以通過四管其下的方式促進內部協作。首先,該公司都將遵循“統一戰略”,放棄各自為政的戰略模式。第二,自7月1日新財年開始之後,微軟將擁有“共同的目標”,而不再追求各個部門的目標。第三,每個團隊都有可能肩負整個公司的職責。鮑爾默對《西雅圖時報》說:“例如,網絡團隊做網絡,他們會成為整個微軟的網絡團隊,而不會再分別設立三四個網絡團隊。”最後,該公司還將大力建設企業文化,幫助員工明確工作重點。
鮑爾默還列出了此次重組的五大關鍵屬性:“更加靈活、善於溝通、加強協作、果斷決策、積極主動──協作和溝通是其中的關鍵部分。”
重組完成後,微軟的部門數量將從8個縮減到4個,各個部門的核心也從產品變成了職能。據《紐約時報》報導:“根本目標是通過更緊密的聯繫來開發能夠應用於各種設備的軟件,簡化人們將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遊戲機配合使用的難度。”
儘管面臨嚴峻挑戰,但微軟仍在幾個領域取得了進展。該公司計劃於11月在北美市場推出廣受期待的Xbox One遊戲機。微軟還在開發所謂的Windows Phone Blue,對現有的Windows Phone操作系統進行升級。該公司近期還與 BESTBUY 達成協議,在全美的500家 BESTBUY 連鎖店內開設店中店,希望以此吸引用戶試用Windows產品,改善用戶體驗。“讓消費者認可新產品的一大關鍵因素,是方便他們試用。”沃頓市場營銷教授喬納‧伯格(Jonah Berger)說。
新微軟的首要挑戰或許來自平板電腦市場。上週,該公司將Surface RT平板電腦的價格從499美元下調至350美元,降幅高達30%。該公司去年10月推出了Surface系列平板電腦,希望挑戰iPad的主導地位,但該計劃尚未成功。據美國科技博客BusinessInsider估計,Surface RT發佈以來的總銷量約為150萬台,而iPad僅今年第一季度就賣出了1950萬台。
有媒體認為,Surface RT之所以降價,是因為新版即將發佈。在線雜誌《ExtremeTech》報導稱:“據報導,微軟即將於今年秋天推出新版Surface RT,所以此次大幅降價只有一個目的:微軟及其零售商需要盡快消化大量的庫存。”而高端的Surface Pro平板電腦仍然保持900美元或更高的價格不變。
行業觀察人士最關心的問題是,微軟對組織架構的調整能夠取得多大的成效。沃頓管理學教授彼得‧卡佩利(Peter Cappelli)指出,微軟需要注意調整決策模式可能引發的一些問題。“其中一個是,分散化的決策者可能採取的行動,在集權模式下或許不會考慮。”他說,“其次,很難讓這些分散化的高管彼此合作,甚至很難讓他們知道彼此的動向: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一家公司有好幾個部門都在同時與相同的客戶就相似的事情展開溝通。”微軟很可能已經注意到這一點,所以才希望通過重組解決這些問題。
霍桑納格指出了另外一個挑戰。“微軟的關鍵問題是組織規模過大,除了會降低決策速度外,還形成了獨特的內部政治氛圍。”他說,“單憑重組無法解決這些問題。”沃巴赫認為,重組必將產生一些混亂和困惑。他說:“要讓員工明白此次重組的原因,還要讓他們感覺公司不只是為了自身的利益考慮。另外,新的架構還必須與外部市場需求、公司文化和新管理團隊的能力相適應。”
外界還將微軟渴望的協作模式與 Apple 公司和 Google 進行對比。後兩家公司都在多種層面將硬件、軟件和服務集中到一起。但對比也僅限於此。與這些競爭對手相比,微軟規模更大,業務更複雜,產品也更多樣。“微軟不是 Google ,所以 Google 的架構不適用於微軟。”沃巴赫說。
但規模未必是問題。“即使是更小、更新、更靈活的科技公司,也經常會疲於適應新的平台。”沃巴赫說,“看看Facebook和最近的Zynga遭遇的困境吧,他們在融入社交應用的流動化趨勢時也都顯得有些茫然。”
鮑爾默在備忘錄中承認,遭遇重大轉變時,犯錯是在所難免的。“在管理層會議上,我們也都考慮了這些新特徵,但卻發現偶爾會出現倒退。”他說,“共同的戰略、團結的文化、良好的溝通、果斷的決策和正能量是我們發展的唯一方式。”(思遠)
.沃頓專家點評微軟重組:有可能引發新問題
http://digital1010.blogspot.com/2013/07/blog-post_3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