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3日 星期日

[電腦]比爾-蓋茨的幸福漂流:用商業改變慈善規則






蓋茨遭央視追問“你幸福嗎?”他回答:我這輩子一直很幸福!

  比爾‧蓋茨的“幸福”來自慈善事業;而通過引入“效率”和“營利”的概念,他正在用商業法則改變慈善規則。

  “你幸福嗎?”

  在今年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央視記者向57歲的比爾‧蓋茨(Bill Gates)拋出了這個“經典”問題。蓋茨微笑答道:“我是一個非常幸運的人。一生中,我一直很幸福。”

  如今,蓋茨已經不再管理微軟的日常事務,也漸漸遠離了媒體視野。當他的名字出現在新聞中時,要麼是在鼓動富人投身慈善,要麼是在為世界各地的貧困人群募捐。

  在蓋茨看來,他的事業包含兩大部分:一部分是他在20歲時創立的微軟,在開發了全球最流行的電腦操作系統,並開啟互聯網革命後,蓋茨在2008年把公司交給好友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及高管團隊打理;另一部分則是他在50歲以後全心投入的慈善事業。他說:“我把所有的時間和資源,都用於幫助世界上最貧困的人群。“

  他曾被稱為“壟斷者”,前往大學演講屢遭抗議,如今卻是世界首善;他的豪宅面積達6600平方米,經常出席上層場合,如今卻要學著與窮人打交道;他曾用技術改變世界,如今卻致力於用慈善改變未來。蓋茨已經不再年輕,但他的慈善之旅遠未走到終點。

  誕生與成就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蓋茨就對慈善產生了興趣。在研究了美國億萬富翁安德魯‧卡內基和約翰‧洛克菲勒的生平後,他出售了部分微軟股票,成立了威廉‧H‧蓋茨基金會(這是他的全名)。1994年,蓋茨與梅琳達結婚。2000年,兩人合並了三個家族基金會,成立了比爾與梅琳達‧蓋茨基金會(以下簡稱“蓋茨基金會”)。這是蓋茨夫婦從事慈善事業的主要依托。

  與專注於技術的蓋茨相比,梅琳達顯然更擅長技術之外的事情。她畢業於杜克大學計算機系,還擁有MBA學位。最初在做慈善時,蓋茨習慣性地把注意力放在疫苗研發等長期項目上。但梅琳達指出,這些項目見效緩慢,不如把資源投入到更迫切的事情中。在這種思路的指導下,蓋茨基金會投入數十億美元,用於小兒麻痺症、瘧疾、肺結核和艾滋病的診治。

  在成立10年後,蓋茨基金會的總資產達到700億美元,捐款總額超過了洛克菲勒基金會成立近百年來的捐款總額。

  然而,技術出身的蓋茨並未想到,慈善事業的困難要比科技行業多得多。作為全球最富有的人,在面對第三世界的無數貧民時,他仍感到自己勢單力孤。

  “效率”與“營利”

  在剛剛涉足慈善事業時,蓋茨發現在非洲和南亞,瘧疾仍是人口死亡的重要原因,而在發達國家,這種疾病早已被根除。於是,他們花費大筆資金,用於多種疾病疫苗的研發。到了後來,支票上長長的一串“0”讓蓋茨吃驚不已。他意識到,慈善事業成本高昂,如果沒有合適的商業模式,只是單純地散發錢財,基金會遲早會走向崩潰。

  2008年,美國投資大師、“股神”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給蓋茨基金會送來一份大禮:一張價值300億美元的支票。這讓蓋茨基金會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私人慈善組織。從那時起,蓋茨夫婦開始考慮更好地利用資金,建立全新的慈善模式。

  另一方面,上文提到的安德魯‧卡內基和約翰‧洛克菲勒都創辦了影響力巨大的慈善基金會。但近年來,由於缺乏透明度,資金管理混亂,這些傳統基金會備受詬病。蓋茨決心改變這一現狀。

  2010年,蓋茨在一次採訪中談到了關於慈善的看法:“洛克菲勒是一位明智的慈善家。他支持醫療研究,讓世界發生巨大變化;他資助的洛克菲勒大學做了很多疫苗研究工作;他還為少數族裔設立學校,成績斐然。如今,我們可以在慈善成果的量化評估方面做得更好。我們可以引入具有商業背景的人,引入效率的概念,並加以利用。”

  “效率”是蓋茨從事慈善的第一個重要理念。他試圖將商業公司管理經驗,應用於相對松散的基金會管理。例如,全球每年有900萬兒童死於各種疾病,而蓋茨基金會的目標是在15年內將這一數字減少一半。基金會的每個工作組需要分階段設定目標,並說明所需資金的多少。他們的目標和成果都會被公布出來,讓捐資人對善款去向一目了然。

  另一方面,蓋茨還將“營利”與慈善統一起來,吸引更多企業參與。在傳統觀念中,“慈善”與“營利”勢不兩立,企業的善舉往往是捐款捐物,而牟利為人不齒。蓋茨認為,正是由於無利可圖,企業並不願意從事那些能夠造福貧困人群,卻耗資巨大、見效遲緩的項目,如疫苗研發等。只有讓企業獲得必要利潤,才能讓他們更加積極地投入慈善事業。

  蓋茨的建議是:企業應在保証大部分營利活動的前提下,照顧貧困人群的利益。例如,制藥公司可以向窮人銷售特價藥物,食品公司可以優先從窮人手里收購糧食,電信公司可以免收窮人求醫問藥的電話費等。

  挫折與爭議

  此外,蓋茨還與好友巴菲特在2010年發起“裸捐”運動,鼓勵富豪捐出絕大多數財產。截至2012年11月,美國已有91位億萬富翁承諾捐出一半以上的資產,其中包括Facebook創始人馬克‧紮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而蓋茨夫婦最終將捐出95%的個人財產。

  不過,蓋茨在慈善領域也曾遭遇爭議和挫折。蓋茨基金會曾發起美國公立高中教育改革運動,支持丹佛市的一所高中拆分為三所較小規模的學校,卻導致生源嚴重流失,最終在2006年倒閉。但這一失敗並未讓基金會放棄,而是決定繼續投入35億美元推進改革。此舉引發了外界更多質疑,《紐約時報》撰文稱,蓋茨基金會憑借雄厚的資金實力和強大的遊說攻勢,影響美國政府決策,不同意見則湮沒無聞。這一論斷讓蓋茨基金會陷入輿論的風口浪尖。

  但對於此事,蓋茨本人似乎並不十分在意。他說:“你無法躲避爭議。但是,人們對於基金會的積極態度,讓我十分欣慰。人們對於我們的工作十分友善。你可能遭遇挫折,但這正是慈善事業的特別之處:從長遠來看,你可以做那些政客不能做、不願做的事情。”

  “盡管與任何一個國家相比,我們在醫療和教育方面的投入仍然很小,但通過致力於創新,你仍然可以取得較大成果。我們的某些項目可能不很順利,但整個基金會已經拯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而僅僅這一點,就讓我感到滿足。”

  (彥飛)



.[電腦]比爾-蓋茨的幸福漂流:用商業改變慈善規則
http://digital1010.blogspot.com/2013/02/blog-post_2.html
.[電腦]比爾-蓋茨的幸福漂流:用商業改變慈善規則
http://digital1010.blogspot.com/2013/02/blog-post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