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9日 星期六

科學家完成銀河系暗星雲普查:恆星誕生之地 數碼新聞,

  新浪科技訊 香港時間10月1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一個由亞利桑那大學領銜的研究組日前完成了迄今規模最大的,針對銀河系高密度氣體雲的巡天考察工作,這些密集的塵埃氣體雲是新生恆星誕生的地方。

  亞利桑那大學斯圖爾特天文台的天文學家揚西‧雪莉(Yancy Shirley)是該項研究的主要負責人,他們的這項研究對超過6000個此類高密度塵埃氣體雲進行了觀察,分類和繪製,這項工作


讓天文學家們得以更好的瞭解恆星形成的最早期階段情形。雪莉表示:“當你在晴朗的夏日夜晚仰望銀河,你會注意到那並不是一條連續的恆星條帶,你會發現那裡存在著一些暗黑的區域,看上去那裡似乎沒有恆星存在。但事實並非如此,那裡並不是沒有恆星,那裡是被暗黑的星雲遮擋的區域,那裡是大量的塵埃和氣體雲團,而這些物質卻正是形成恆星,行星以及我們所在的銀河系本身所需要的原始材料。”

  雪莉表示,這項研究工作是天文學領域的一項重要任務,因為它將允許天文學家們加深他們對恆星形成最最早期階段的理解。在這一時期,這些區域的塵埃和氣體雲團開始逐漸凝聚,形成星團或星群結構。他們解釋道,在過去的30~40年間所開展的大部分研究工作都太過集中於那些廣受關注的目標區域,在那些區域,已經有原始的恆星逐漸形成。

  雪莉表示:“我們銀河系中最著名,最主要的恆星形成區域都已經被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但是我們對於那些恆星更少的區域,那些恆星形成階段開始之前的區域,包括它們的具體分佈,卻都知之甚少。”

  而此次這項研究則提供了針對銀河系的首次巡天觀測,展示其中這類區域的分佈情況,它們處在不同的星系環境之中,處於不同的演化階段。這將幫助天文學家們更好的理解這些區域的性質是如何隨著恆星形成階段的變化而發生改變的。雪莉表示:“到目前為止,那些幾乎沒有恆星的暗黑雲團只找到了很小的一部分。而現在,我們看到了恆星形成的最早期階段,此時恆星的形成實際上還尚未開始。我們首次擁有了涵蓋大量此類目標的清晰地圖。”

  研究組表示,銀河系內的恆星形成速率在過去更高,而時至今日,銀河系內恆星的形成速度大約相當於每年新生一個太陽質量。那麼一刻恆星達到完全的成熟期需要多長時間呢?

  雪莉表示:“關於這一點,我們希望能夠通過將處於早期階段的星雲目標與處於演化晚期階段的星雲目標進行對比。這兩者之間的數量比例將告訴你有關每一階段持續時間長短的推算結果。在我們的這項研究中,那些還尚未開始展現恆星新生跡象的星雲區域在數量上是偏少的,因此可以判斷處於這種早期階段的時長是相對較短的。如果這一階段的持續時間更長一些,那麼我們理應能觀測到更多這樣的區域。”

  由於這些暗黑星雲遮擋可見光,因此科學家們無法使用在可見光波段工作的望遠鏡對其開展研究,例如哈勃空間望遠鏡。雪莉表示:“而對於像我們這樣希望對恆星新生現象開展研究的人來說,這就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因為我們想要看到新生的恆星或星群,然而這些塵埃和氣體雲遮擋了視線。”

  然而,科學家們也知道,儘管這些塵埃雲團不會在可見光波段發光,但它們會在其他波段發出輻射,尤其是在無線電波段,無線電波的波長要比可見光長數百萬倍。雪莉表示:“星雲中正在形成的年輕星群發出的光熱,加上環境輻射,甚至附近星系的星光都會對這些塵埃氣體雲產生影響,使其受熱,溫度稍稍高於絕對零度。此時它們就會發出輻射,在波長非常長的無線電波波段上。”在此次研究中,科學家們仔細巡視了整個北半球可見的銀盤面,他們使用安裝了高靈敏器件的亞利桑那射電天文台亞毫米波望遠鏡開展這項工作。(晨風)



.科學家完成銀河系暗星雲普查:恆星誕生之地 數碼新聞,
http://digital1010.blogspot.com/2013/10/blog-post_4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