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7日 星期二

可穿戴設備普及五大障礙:不夠時尚有違禮節






Samsung 智能手錶Galaxy Gear

  導語:美國博客網站《赫芬頓郵報》週一發表題為《可穿戴科技有未來嗎?(Is There a Future for Wearable Tech?)》的文章稱,可穿戴設備存在電池續航不足、功能局限和有違禮節等五大障礙,目前只受科技愛好者追捧,很難被普通消費者接納。

  以下是文章全文:

   Samsung 的智能手錶Galaxy Gear出爐了, Sony 的智能手錶SmartWatch已更新到第二代, Apple 公司、高通和LG等科技公司已即將加入可穿戴設備市場的競爭,甚至連日本汽車嘗試日產都想在這個領域分一杯羹。另外別忘了還有 Google ,在成功推出 Google 眼鏡之後,該公司極有可能推出自己的智能手錶。可預見可穿戴設備大戰將越演越烈。

  但可穿戴設備市場真的是下一個大市場,還是僅僅是科技公司在面對智能手機增幅下滑之際趕出來的一類“半吊子”產品?作為一個科技愛好者,我對可穿戴設備市場既熱情擁護又有所保留,因為在這個時候,我不確定廠商和消費者都做好了迎接它的準備。下面我將從設計、性能和功能等方面來指出可穿戴設備發展存在的五大障礙。

  電池續航不足

  目前,可穿戴設備存在的最大問題是電池續航不足。 Google 眼鏡的電池在視頻拍攝模式下只能撐1.5至2個小時; Samsung Galaxy Gear在正常使用下續航時間僅為一天,重度使用則更糟糕;智能手錶Pebble的續航時間儘管有好幾天,但它是以犧牲與之配對的手機的電量為代價換來的。

  續航不足是眾多科技產品面臨的共同問題,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都不例外,但這一問題在可穿戴設備上更加凸顯。如果用戶的智能眼鏡和智能手錶一天都需要多次充電,這是對用戶體驗極大的傷害。

  尺寸厚重

  可穿戴設備要實現各種功能,就需要新的硬件來支撐,由此便產生了設備尺寸和重量的問題。不管是 Google 智能眼鏡還是 Samsung Galaxy Gear,相比對應的傳統產品都要更大更笨重,這會將消費者拒之門外。

  不夠時尚

  與其它計算類設備不同,可穿戴設備對時尚的要求會更高,用戶不會因為“智能”而降低對該設備外觀的要求。可穿戴設備就像首飾和配飾一樣,要有時尚的外觀才能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有違禮節

  正如總是帶著藍牙耳機的人不受待見一樣,經常佩戴可穿戴智能設備的人會不會存在同樣的禮節問題?藍牙耳機在2000年初就推出了,但至今仍沒有得到大規模普及,有違禮節絕對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試想一下,當你在聚會時帶著智能眼鏡,或者使用智能手錶攝錄周邊場景時,禮節何在?

  功能局限

  智能手錶的核心價值定位是什麼?與智能手機相比,它螢幕小,解像度低,運行慢,而且功能局限。目前智能手錶最大的功能就是為智能手機充當“信使”,但這樣的功能真值299美元嗎?當然,有些可穿戴設備的獨特功能還是不錯的,譬如 Google 眼鏡的各種增強現實應用,還有耐克FuelBand的健康信息監測。但對大多數可穿戴設備來說,目前急需殺手級的應用來讓用戶埋單。

  總結下來,我認為可穿戴設備市場前景光明,但在這之前廠商們需要付出大量努力。現階段來說,可穿戴設備還只是科技愛好者的“玩物”,進入“尋常百姓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朱飛)



.可穿戴設備普及五大障礙:不夠時尚有違禮節
http://digital1010.blogspot.com/2013/09/blog-post_9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