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日 星期二

[數碼新聞]大爆炸前宇宙是否永恆存在:開端之早無可估量






我們的宇宙始於137億年的大爆炸,在那之前呢?宇宙是有一個開端,還是永恆存在著?來源:WMAP

  (文/Marcus Chown) 正如所有的大問題一樣,宇宙的起源問題很難回答。宇宙是一直存在的嗎?近些年來,物理學中的一些大牛為此爭論不休,有些認為無論我們回溯多久,宇宙都一直存在,還有一些人則持相反意見,認為一定有什麼事件發生,導致了宇宙的創生。雙方都聲稱,觀測証據支援自己的看法,所以定論似乎一直都遙不可及。

  但是2012年年初,宇宙學家亞歷克斯 維連金(Alex Vilenkin)和奧德麗 米薩尼(Audrey Mithani)聲稱,他們結束了這場爭論。他們發現了宇宙不可能一直存在的原因。不過大自然總是有予有奪,儘管宇宙必定存在一個開始,但其肇始的真相可能已經迷失在了時間的迷霧之中。

  現代宇宙學始於1916年,當時愛因斯坦將他新建立的引力理論──廣義相對論,應用於他能想到的最大引力質量──整個宇宙。像牛頓一樣,愛因斯坦偏愛一個不變的宇宙,一個永恆存在從而無始無終的宇宙。要想得到這樣的宇宙,愛因斯坦意識到,為了抵抗使宇宙萬物相互吸引靠近的引力,空間本身必須存在一種怪異的排斥。

  不幸的是,愛因斯坦的靜態宇宙仍然不穩定。就像英國物理學家阿瑟 愛丁頓(Arthur Eddington)後來指出的,這樣的宇宙乃是平衡在無限膨脹和無限收縮間的刀鋒之上。進一步的撼動來自於1929年,美國天文學家埃德溫 哈勃(Edwin Hubble)觀察到,星系如一個個宇宙飛鏢般相互遠離,結論是我們的宇宙正在膨脹。

  但是如果宇宙正在膨脹,一個自然而然的推論就是,它過去一定比現在小。如果我們如此一路反演下去,最終在某個很早的時刻,所有物質擠壓在一個極小的體積中──這就是大爆炸。

  由此發展出的大爆炸理論,描述了宇宙自一個極熱、緻密的狀態演化到今天的過程,但對於是什麼導致了大爆炸,這個理論隻字未提。這一直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大爆炸之前究竟發生了什麼?宇宙真的存在一個開端嗎?

  可以想見,在這種情況下,對永恆宇宙理論的呼聲越來越高,主要就在於它能避免諸如起源之前這樣的尷尬問題。1948年,弗雷德 霍伊爾(Fred Hoyle)、赫爾曼 龐蒂(Hermann Bondi)和湯米 戈爾德(Tommy Gold)提出,隨著宇宙的膨脹,星系間的空隙中不斷噴湧出新的物質,進而形成新的星系。在這幅穩恆態宇宙圖像中,今天的宇宙與過去並無二致,而且未來也是如此。宇宙無始無生,歷永恆而存在。

  然而,穩恆態宇宙理論受到兩個觀測結果的夾擊。其一是20世紀60年代發現,深空宇宙圖像反映出來的早期宇宙與今天的宇宙不同;其二是1964年發現的大爆炸火球的餘燼──宇宙微波背景輻射。近些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威爾金森微波背景各向異性探測衛星(WMAP)又對宇宙背景輻射進行了細緻的測量,表明大爆炸發生的時間是137億年之前。

  永恆的裂痕

  對穩恆態宇宙的進一步質疑來自理論分析。上世紀60年代,羅傑 彭羅斯(Roger Penrose)和史蒂芬 霍金(Stephen Hawking)還是英國劍橋大學的兩個搞理論的年輕小夥兒。他們的工作表明,如果你將宇宙的膨脹進行反演,最終不可避免會達到一個點。這個點被稱為奇點(singularity),因為諸如密度和溫度這樣的物理參數,在這一點會直逼無窮。更糟糕的是,物理學在此分崩離析,我們無法預言奇點背後有些什麼。按照彭羅斯和霍金的理論,大爆炸是宇宙確確實實的開端。

  那麼,故事結束了嗎?當然沒有。後來的研究發現,彭羅斯和霍金的奇點理論中隱藏著一個缺陷。按照牛頓理論,物體的引力大小隻取決於質量,愛因斯坦的洞見則昭示出,引力還依賴於物體的能量密度及其內部壓力。後者至關重要,因為在推導他們的理論時,彭羅斯和霍金假設空間的壓力一直很小,而且始終是正值。但要是這個假設不成立呢?“僅此一點就打開了通向各種現代宇宙學理論的大門,它們壓根不把大爆炸視為宇宙開端,”維連金說,“首當其衝的就是暴漲(inflation)理論。”

**Inline Image**  宇宙或許就像一片永恆沸騰的海洋,每一處都不斷有氣泡出現和擴張,而我們就處在一個137億年前產生的大氣泡中。來源:www.mystics.eu

  在維連金參與創建的這個理論中,暴漲始於一個具有異常高能量的真空態,並且具有負壓力。這兩個特點賦予真空以排斥引力,使物質分離而非吸聚。這使得真空進一步膨脹,從而斥力更大,由此暴漲愈演愈烈。

  但是暴漲的真空本質上是量子的,因此並不穩定。隨處都有小塊真空隨機衰變成普通的真空。你可以將暴漲真空想像成一個正在沸騰的海洋,每一處都不斷有氣泡出現和擴張。暴漲真空的能量必須要有個去處,它們最終轉變成物質,又將每個泡泡中的物質加熱到地獄般的高溫,由此製造出一個個大爆炸。我們的宇宙就處在這樣一個由137億年前的一場大爆炸產生的泡泡之中。

  暴漲的一個迷人特徵就在於,它是永恆的。高能真空產生的速度比衰減到普通真空所帶來的蠶食要快得多,這就意味著,暴漲一旦開始,就永遠不會停止,宇宙會一直沸騰下去。由於永恆暴漲避免了令人沮喪的奇點,因此宇宙有可能自無窮久遠以來就一直維持著這樣的沸騰狀態。

  暴漲與我們今天所有的觀測都不矛盾,維連金相當確信,該理論的核心是正確的。不過永恆暴漲也面臨一個問題。2003年,維連金與紐約南安普頓大學的阿爾溫德 博爾德(Arvind Borde)和暴漲理論先驅、麻省理工學院的阿蘭 古斯(Alan Guth)合作時,首先發現了這個問題。

  在不對能量和引力做任何假設的前提下,他們計算了宇宙演化的過程。唯一的假設是,平均而言宇宙是膨脹的。“令我們驚訝的是,在宇宙各種可能的過去當中,大多數時空都不會一直持續到永遠,”維連金說,“暴漲必定有一個開端。”

  不過暴漲也只是逐鹿群雄之一,其它的宇宙圖景是不是也必定包含一個開端呢?2012年年初,維連金和他在塔夫斯大學的同事奧德麗 米薩尼合作,對另外兩種有代表性的宇宙學圖景進行了檢驗。

  第一個圖景是在弦論中發展起來的“循環宇宙”,由加拿大圓周理論物理研究所的尼爾 圖羅克(Neil Turok)和普林斯頓大學的保爾 斯坦哈特(Paul Steinhardt)提出。

  在這幅圖景中,我們的宇宙是鑲嵌在更高維空間中的一個四維島嶼,或者說四維的“膜”。它與第二張膜頻繁碰撞。你可以將這兩張膜想像成兩片相互平行的麵包片,在第五維相互靠近,然後穿過對方,分開一段距離,接著又互相靠近。每當這兩片膜接觸,它們沿著第五維的巨大動能就轉化成物質,並隨之將其加熱到極高的溫度。在生活在其中一張膜上的觀測者看來,這與一場大爆炸無異,而且能形成與今天的宇宙一樣的微波背景輻射和星系分佈圖案。不過這是沒有開端的大爆炸,因為這兩張膜永遠都處於碰撞循環之中。

**Inline Image**宇宙或許是高維空間中的兩張四維膜,相互碰撞時就會產生我們所說的大爆炸。來源:fc2.com

  然而,維連金和米薩尼已經發現,循環宇宙不可能永無止境地向未來和過去延伸,因為在該理論中,每循環一次,膜就會膨脹一些,這意味著博爾德-古斯-維連金的開端判定理論仍然適用。維連金說,“如果你像電影倒帶一樣反轉這一過程,循環宇宙要麼會碰到一個奇點,要麼就會有一個類似暴漲的開端。”

  維連金和米薩尼考察的另一個宇宙學圖景,比循環宇宙和暴漲理論更為怪異,那就是南非開普敦大學的喬治 埃利斯(George Ellis)和英國樸茨茅斯大學的羅伊 馬爾滕斯(Roy Maartens)設想出來的“湧現宇宙”(emergent universe)。它從一個很小的靜態宇宙開始,這個宇宙已經存在了無限時間,直到某個時刻突然被觸發而開始暴漲。弦論中的確會出現同樣的情況,所以它並非完全是空穴來風,但用維連金的話說,“它多少有些劍走偏鋒” 。

  要用模型描述一個從永恆午睡中突然醒來的宇宙,可不那麼簡單。就像愛因斯坦的靜態宇宙因為不穩定而要用宇宙排斥來調和一樣,埃利斯和馬爾滕斯必須用兩味怪異的調料來穩定他們的湧現宇宙:具有負能量的真空,還有被稱為疇壁(domain wall)的時空中的假想線。疇壁是粒子物理學中某些模型所具有的性質,能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中留下印痕,目前還沒有觀察到這樣的印痕,但這也可以解釋成印痕被暴漲抹平了。

  自發塌縮

  維連金和米薩尼對埃利斯和馬爾滕斯的做法不以為然。“表面上看起來,他們調節出了一個穩定的宇宙,”維連金批評道,“但是,我們發現它僅在忽略量子效應時才穩定。”

  按照量子理論,宇宙不可能永遠保持在最小尺寸,它有一定的概率會自發塌縮。“儘管這個概率非常非常小,但由於暴漲前的時間是無窮的,因此再小的概率也必然會發生,”維連金解釋道,“換言之,如果我們生活在一個湧現宇宙中,它就不可能永恆存在過”。馬爾滕斯認為,這種量子不穩定性“不無道理”,但是他認為這不一定就意味著宇宙必然有個開端。“這是一個很深刻的問題,需要一個成熟的量子引力理論才能解決,”馬爾滕斯說,“不幸的是,我們還沒有這樣的理論。”

  不過維連金和米薩尼斷言,在現有物理學的框架內,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我們的宇宙,它都不可能永恆存在過,因此開端是必然的。但它是如何開始的?在維連金看來,量子理論中包含著一個答案,因為量子理論允許東西從虛空中產生,那為什麼就不能產生一個很小的宇宙,然後再開始暴漲、循環,或者沉寂很長時間後再突然暴漲呢?

  我們現在能確定無疑宇宙必然有一個開端了嗎?還是說,這是一個信則有不信則無的理不清的循環?“有史以來,我們第一次擁有了能科學解答這個問題的各種工具”,維連金說,“所以我覺得我們正在逼近真相。”

  不過觀測到這個終極起源的希望,正變得越來越渺茫。就在維連金和米薩尼發表他們的結果之後不久,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倫納德 薩斯坎德(Leonard Susskind)用兩篇文章進行了回應。在這兩篇文章中,薩斯坎德認為,即便宇宙確實存在一個開端,離現在也是久遠之極,以至於無論從任何實際角度來看,宇宙都像是永恆存在一般。

  他給出的理由是,空間是指數暴漲的,隨著時間的流逝,真空的體積會變得極其龐大。如果有更多其他宇宙泡泡存在,我們稱之為宇宙的這個真空泡,就不太可能是早期形成的。因此真正的開端很可能遠到天荒地老,遠到不可能在我們這個宇宙中留下任何印記。薩斯坎德說:“我發現,宇宙必定有一個開端這種說法有些模棱兩可,但可以肯定的是,就算有,其時間之早也無可估量。”

  維連金也承認這一點。“這可真諷刺,”他說,“宇宙必定有個開端,但我們永遠也無法弄清楚它究竟是如何開始的。”

  儘管如此,宇宙學家還有很多其他的大問題可以圍著團團轉。如果宇宙的開端來自量子效應,那麼量子理論必定在宇宙開始之前就業已存在,於是問題來了:那量子理論又從何而來呢?“我們不知道,”維連金承認,“我認為這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問題。”即便找到宇宙萌生的那一刻,我們會發現,很多問題真的才剛剛開始。



.[數碼新聞]大爆炸前宇宙是否永恆存在:開端之早無可估量
http://digital1010.blogspot.com/2012/12/blog-post_2813.html
.[數碼新聞]大爆炸前宇宙是否永恆存在:開端之早無可估量
http://digital1010.blogspot.com/2012/12/blog-post_2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