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6日 星期一

《時代》週刊:微軟險些造出iPhone




  導語:美國《時代》週刊網絡版上週六刊登題為《微軟本應造出iPhone》(Yes, Microsoft Could Have Invented the iPhone. Here’s How)的評論文章稱,先於iPhone對外展示的Surface茶幾電腦,對未來計算的用戶界面有著與iPhone類似的願景,只不過在設備尺寸、定價和適用人群的理解上出現了偏差,才失去了這個重要的發展機會。

  以下為文章全文:
  Surface茶幾電腦

  距離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宣佈退休計劃已經過去一個多星期,但整個博客圈還是在不停地熱議他擔任CEO期間的表現。在評論Asymco的霍利斯‧德迪烏(Horace Dediu)的博文時,Daring Fireball的約翰‧克魯伯(John Cruber)說出了下面這番話:

  “從理論上講,微軟本可以率先造出iPhone──當然,並不是真正的iPhone,而是為未來的流動計算奠定基礎的顛覆性設備,使得流動計算成為多數人使用,並吸引人們多數時間的計算平台。這原本不會破壞微軟利潤豐厚的既有業務──至少短期內不會。”

  我在之前的博文中說過,我認為微軟不可能主導流動技術,原因很簡單:主導舊模式的科技公司,很少能在新時代繼續占據主導。但克魯伯有關微軟髮明iPhone的那番話卻引發了我的思考。

  乍一看,這似乎十分荒唐。從微軟各方面的特質來看,說它險些造出iPhone似乎是無稽之談,這簡直就像是用迪士尼導演電影《低俗小說》的方式設計情節。

  但我很快回憶起來:鮑爾默領導下的微軟確實曾經開發了一款在很多方面都與iPhone非常相似的設備,而且的確比iPhone誕生更早,其中很多一流的技術都是微軟自主開發的。

  與iPhone同時研發

  不過,微軟的這個發明與iPhone之間有一個關鍵區別:它體積巨大,不可能放在口袋里,它叫Surface──不是微軟自主開發的平板電腦,而是一款茶幾式計算系統,是鮑爾默在2007年5月的D大會上展示的。

  這款Surface茶幾電腦外觀考究,擁有流暢的多點觸控界面。雖然它採用了Windows Vista系統,但卻徹底拋棄了Windows界面,採用了更加現代而直接,且極具參與性的觸控界面。微軟演示的應用與iPhone中廣受喜愛的功能有很多相似之處,包括看圖片和玩遊戲。

  倘若微軟發佈Surface比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推出iPhone晚一年,很可能就會淪為笑柄,被人扣上“山寨”的帽子。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兩款產品都要感謝傑夫‧韓(Jeff Han)等研究人員的貢獻,此人對多點觸控的演示比iPhone和Surface都早。

  但微軟Surface的開發與iPhone卻幾乎在同一時期。他們第一次向記者展示這款秘密技術的概貌,是在2007年1月的CES(國際消費電子展)上,比喬布斯發佈iPhone略早一些。(當我第一次見到iPhone時,我的第一反應是:“這就是一款口袋版的Surface!”)

  發展出現偏差

  Surface的內部包括一台Windows PC和一台DLP投影儀,以及用於在觸摸屏上捕捉各種手勢的多個鏡頭。這款產品價格不菲,這或許也是微軟起初僅將其用於酒店、賭場和商店等商業環境中的原因。當這款產品在D大會上發佈後不久,我在電子雜誌Slate上寫道,對於這麼聰明的創意來說,似乎有些大材小用了。

  6年前發佈的這款名叫Surface的產品至今依然存在,但我認為,用令人失望來形容它並無不妥。(我不確定是否在其他地方見過這款設備,但我的確在今年初參加Xbox One發佈會時,在微軟總部見過一台。)我知道,一旦一家公司把某款產品的名稱用在更性感的新產品上,就表明他們對這款舊產品失去了信心,Surface就是很好的例子──微軟把新的平板電腦命名為Surface,而把原先的Surface茶幾電腦命名為PixelSense。

  在2007年D大會的雞尾酒會上,比爾‧蓋茨(Bill Gates)曾對與會者說,他認為Surface風格的計算設備最終將擺到所有人的辦公桌上,但或許需要經歷漫長的歷程。他的話或許沒錯──從本質上講,聯想Horizon這樣的產品就是消費版的Surface,價位也是普通人承受得起的。但聯想或許得調整一下這款產品的界面──Windows 8不是為這種這種應用設計的。

  錯過重要機會

  無論如何,當你試圖想像微軟如何能搶在iPhone誕生前,在流動計算市場實現跨越時,最明顯的思維方式似乎仍是評價當時的Windows Mobile系統。這款系統採用了小號的開始按鈕,界面也很落伍,所以極度缺乏想像力,但微軟似乎對此十分滿意。

  但Surface卻証明,微軟對未來的用戶界面是何模樣早已瞭然於胸,他們唯一搞錯的就是設備的尺寸、適用人群和價位。這個理念的真正宿命並不是放到每個人的辦公桌上,而是進入到相當一部分人的手機里,而且這股浪潮會立刻開始。

  所以,想要想像微軟髮明了iPhone會是什麼情景,其實並不困難。只需要把微軟研究人員在Surface還處於發展初期,就向鮑爾默展示這項技術時的想法裝進自己的腦子裡,然後問問自己,假如鮑爾默說:“太棒了──我們能不能把它裝到口袋里,然後以每台好幾百美元的利潤銷售?”當今的科技行業會是什麼樣子?(書聿)



.《時代》週刊:微軟險些造出iPhone
http://digital1010.blogspot.com/2013/09/iphone_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