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0日 星期三

人口老齡化或推動自動駕駛技術普及 數碼新聞,






  自動駕駛技術是汽車智能化的一個方面,那麼這是否意味著未來的車輛都不需要人來操作呢?或者車主都無需考取駕照了呢?針對高齡人口來說,是的。

  日前在東京舉辦的一個行業會議上,來自通用和豐田的高管宣稱,交通事故有90%左右都是人為失誤造成的。現在美國和日本在嬰兒潮時期出生的人口,都逐漸進入了高齡階段,而在交通事故中受傷或致死的年長駕駛員的數目正在逐漸增高。

  所以,發達國家的人口老齡化問題,現在已經成為了自動駕駛技術的一大推動因素。“年長者通常都是交通事故的受害者。”豐田公司的安全技術總監吉田守孝表示,“而最近很多的統計數據顯示,許多的交通事故也都是由年長駕駛員引起的。”

  以日本為例,作為世界上人口老齡化最嚴重的發達國家之一,同時又是世界第三大汽車消費市場。來自日本警察廳的數據顯示,在2012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4,411人中,有2,264人的年齡超過了65歲。在美國,今年4月份NHTSA發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美國駕駛員中有16%的人年齡在65歲以上(包括65歲);而當年32,367起交通事故死亡案例中,這個年齡段占了17%。

  據日本政府估算,伴隨著人均壽命的延長以及出生率的降低,到2060年日本65歲以上人口比例將從目前的24%增長到40%。美國人口調查局預測,到2050年美國65歲以上人口的比例將從2010年的13%增長到20%。

  這樣的境況增加了市場對於自動駕駛技術的需求。“輔助駕駛與自動駕駛技術在年長者中的需求非常大,這可以確保他們的安全。”德勤日本公司的分析師周磊表示。“日本面臨的境況將來也會出現在美國和中國,需求量將會非常大。”

  目前,各大汽車制造商都把自動駕駛汽車的商業化寄托在2020年這個時間點上。例如日產的自動駕駛Leaf,該公司宣稱將在2020年之前開始銷售全自動駕駛的Leaf車型。而日產CEO Carlos Ghosn甚至宣稱這一時間點會大大提前。

  雖然日產、奔馳以及Google等都已經研發出了可上路的自動駕駛技術,但自動駕駛汽車的真正普及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出了制造成本和技術成熟度外,法律層面也面臨一定的問題。比如,自動駕駛汽車如果出現交通事故,責任該如何分配?是廠商負責,還是駕駛員負責?

  此外,目前我們所說的自動駕駛其實指的是全自動駕駛,即無人駕駛。不過,各大廠商最先向市場投放的應該是半自動駕駛車型。目前,豐田、本田以及福特等都對外展示了其智能安全技術,如無人駕駛自動泊車、與車道其他車輛進行通信防止追尾等。不過,比較初級的FCW(防撞預警)技術已經被投放市場,如斯巴魯配備的EyeSight、凱迪拉克的ACP、沃爾沃的City Safety系統等。

  這些技術能夠很大程度上減小事故發生的幾率,但只是初級的輔助駕駛功能。對於高齡人口來說,他們需要的是安全系數更高、智能化更全面的自動駕駛技術。不僅能夠在遇到行人時主動規避,還能夠實現自動巡航、選擇路線、檔位切換以及自動泊車等全方位功能。

  自動駕駛技術在近幾年實現了許多建設性的進步。除了Google基於幾款豐田車型研發的自動駕駛原型車外,各大汽車制造商也在自動駕駛領域推出了各自的“看家本領”。例如,日產的半自動駕駛Leaf電動車已經在日本取得上路牌照,而且全自動駕駛版本也在上個月進行了演示。

  之前我們甚至看到過,奔馳的自動駕駛S500沿著125年前世界第一輛汽車行進過的路線,在諾基亞地圖數據的協助下,從德國曼海姆行駛至了普福爾茨海姆。途中沒有發生任何交通事故,車輛在遇到行人時可以自動剎車或者規避。

  除了汽車制造商外,安全監測機構也在做好准備迎接自動駕駛時代。9月底,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IHS)推出了一項新的測試項目,檢驗車輛能夠自動規避交通事故。這是針對配備了FCW(前撞預警)系統的車輛提出的新的測試標准。這是自動駕駛技術首次被引入安全評測中。



.人口老齡化或推動自動駕駛技術普及 數碼新聞,
http://digital1010.blogspot.com/2013/10/blog-post_4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