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美國科技博客PandoDaily週四刊登題為《雨果‧巴拉從 Google 離職對小米是重大利好,對中國科技行業利好更大》的(Hugo Barra’s departure from Google is huge news for Xiaomi. It’s bigger news for Chinese tech)的評論文章稱,巴拉加盟小米具有重大意義,不僅給小米公司帶來了一位重量級的高管,還標誌著中國科技公司開始加快國際化進程。
以下為文章全文:
小米謀劃海外擴張
Android的雨果‧巴拉(Hugo Barra)從 Google 跳槽小米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樣重要的是,他還將在這家雖然僅成立3年但估值已經達到100億美元的公司,負責全球擴張。
與多數中國公司一樣,小米之前的重點一直放在中國大陸,只是偶爾涉獵中國台灣和中國香港。中國擁有13億人口,網民達到5.9億,智能手機用戶也高達4.64億。如此龐大的規模足以讓任何一家互聯網公司忙碌一段時間──尤其是考慮到中國獨特的市場特點。這會對方方面面產生影響,從設計和價格到賣點和推廣。
但部分中國科技公司已經表現出衝出國門的意願,尤其是向流動互聯網市場增長迅猛的東南亞挺進,但也包括印度和美國等規模龐大的地區。小米此次大手筆的挖角表明,該公司有意成為這為數不多的擴張主義者中的一員。
對小米來說,走出國門的確具有很高的商業吸引力。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
小米以低廉的價格通過互聯網出售高配置的手機。例如,該公司的小米2手機配置堪比頂級Android產品,但價格僅為240美元,比iPhone在中國的價格便宜了400美元。該公司最近還推出了售價僅130美元的紅米手機──最初的10萬部在短短90秒內就被搶購一空。與亞馬遜一樣,小米的硬件利潤率也很微薄,他們的重點是通過軟件服務創收,其中一部分與為Android手機賦予全新設計元素的MIUI有關。
然而,儘管小米價格低廉,廣受關注,粉絲眾多,但它終歸只能與中國企業分食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該公司最近在中國的份額超過了 Apple 公司,這甚至登上了美國媒體的頭條。但整體來看,小米仍然位列中國第6,份額也只有5%,遠遠落後於 Samsung (17.6%)和其他本土品牌,包括聯想(12.3%)、宇龍(12.2%)、中興(8.7%)和華為(8.6%)。即使小米的機頂盒和智能鞋有朝一日可以帶來豐厚的回報,但為了支撐100億美元的估值,小米必須証明它的手機和軟件能夠銷往其他市場。而身為Android高管的巴拉,已經成為 Google 流動部門最重要的公眾人物之一,所以,他的加盟不僅會成為小米國際化的重要象徵,還將給這家野心勃勃的公司帶來很多資源。
巴拉將為小米增加一支具有國際經驗的重要團隊。他在巴西長大,並在那裡接受了教育,隨後來到美國,在麻省理工學院取得碩士學位。他2008年加盟 Google ,擔任流動團隊產品經理,之前還曾在語音識別公司Nuance Communications擔任類似的職位。巴拉在 Google 任職的前三年在倫敦工作,後來調到加州山景城。
引入巴拉後,小米的高管團隊將增加一位會說葡萄牙語,而且曾經在英國和美國擔任過行業高管的巴西人。據《中國日報》報導,巴西與俄羅斯和印度一樣,都是小米的重要市場。根據美國互聯網流量監測機構comScore的統計,拉美已經成為全球增速最快的互聯網市場。而巴西則是拉美增速最快的市場。
中國企業野心加大
巴拉跳槽的新聞傳出前,UCWeb旗下的UC瀏覽器剛剛奪下印度第一大流動瀏覽器的桂冠,成為首家在兩大重要市場同時占據市場頭把交椅的中國互聯網公司。與此同時,UCWeb還宣佈,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已經加盟該公司董事會。馬雲曾經試圖將阿里巴巴引入美國,成為中國互聯網行業迄今為止最具野心的國際化擴張。馬雲可以為UCWeb貢獻寶貴的經驗,尤其是考慮到該公司最近在矽穀開設了辦事處,並且瞄準了東南亞市場。
通過與中國互聯網業內人士的溝通,我發現他們已經清醒地意識到跨國運營的文化差異。這種意識體現在方方面面,他們不僅承認中國的商業領域仍然很年輕,成功打造國際品牌的中國公司寥寥無幾,還親眼目睹了美國互聯網公司在新千年的頭十年,屢屢折戟中國的悲慘遭遇。eBay、雅虎、Groupon便是其中最著名的幾個失敗案例。有些人可能也會將 Google 歸入其中,畢竟,該公司的中文搜索已經跳轉到中國香港。
當這些美國企業在中國遇困時,當今的許多中國科技公司高管都曾經在那裡任職,或是與之存在競爭關係,所以他們深知適應新的商業文化所面臨的各種困境。UCWeb創始人對我說,該公司將「像學生一樣」進軍美國市場。UCWeb已經在印度証明了它對國際市場的領悟能力,他們設在當地的辦事處無論是普通員工還是管理者,基本都由當地人構成。他們還針對印度市場對瀏覽器展開了本地化。
騰訊的流動聊天應用微信目前已經擁有7000萬海外用戶,該公司也具有相同的國際野心,並且開展了類似的全球化措施。這一點在美國體現得尤為明顯,騰訊設在帕羅奧爾托的辦事處主要由美國人組成。該公司還通過投資和收購韓國的KakaoTalk、印度的Redbus和MIH,以及美國的Riot Games來擴大國際影響力。
與此同時,百度也已經向進軍巴西、越南、泰國和埃及市場邁出了最初的幾步。
小米仍是一家年輕的創業公司,但它顯然與已經成熟的中國互聯網公司一樣,不僅著眼於海外市場的機會,而且有充足的自信來拓展這些市場。這種自信一定程度上源自其投資者的國際化背景,包括俄羅斯DST和美國高通。但與此同時,中國科技公司的人才和商業技能的加強,也增強了他們進軍其他市場的信心。由於東南亞、巴西、印度和俄羅斯等市場都面臨著與中國類似的基礎設施挑戰,所以他們比美國公司更容易在當地取得成功。
對中國科技行業來說,巴拉加盟小米是一顆重磅炸彈。巴拉的跳槽不僅表明一位頂級高管離開了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公司,加盟了一家熱門的創業公司和潛在的競爭對手,還標誌著中國科技公司已經開始加大國際化力度,嚴肅地對待擴張問題。(書聿)
.評論:Hugo加盟小米屬中國科技業重大利好
http://digital1010.blogspot.com/2013/09/hug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