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3日 星期五

智能手機遭遇創新瓶頸:情境感知指明新方向






iPhone 5C

  導語:路透社週四發表題為“工程師著眼內部,探尋智能手機創新之路”(Engineers searching for smartphone innovation look within)的評論文章稱,面對業界有關智能手機創新“黔驢技窮”的質疑,工程師正在探尋新的元件整合創意,而不是單純開發性能更為強大的處理器。

  以下為文章全文:
  創新陷入瓶頸

   Apple 公司和其他智能手機廠商發現,新產品越來越難以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在這種情況下,工程師認為,未來的突破可能更多地取決於將現有元件整合到智能手機的新方法,而不是發明性能更為強大的處理器。

   Apple 公司在週二推出了iPhone 5s,在iPhone連續幾年引爆市場後,該公司如今已難以保持強有力的創新步伐。iPhone 5s支援指紋識別技術,還搭載了功能更為強大的處理器,但華爾街對此卻反應平淡,沒有了 Apple 公司過去幾年發佈新款iPhone時的熱鬧景象。

  2007年問世的第一代iPhone因多點觸摸螢幕和直觀的iOS操作平台,讓全世界眼前一亮,但最近發佈的一些高端智能手機的設計都缺乏重要突破,越來越難以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華爾街許多觀察人士擔心,智能手機的軟硬件創新正在陷入枯竭。

  新款iPhone除了A7處理器,還搭載了一個M7協處理器,這種搭配其實也指明了 Apple 和其他科技公司工程師追求的創新方向,他們希望能夠讓消費者再次對智能手機趨之若鶩。

  情境感知計算

  M7處理器以及 Samsung 電子採用的類似處理器,幫助智能手機廠商向專家所稱的情境感知計算的方向邁出了一小步。所謂的情境感知計算是一種新興市場潮流,可以讓智能手機和其它流動設備不斷整合來自鏡頭、麥克風和其他傳感器的數據,讓流動設備可以持續和實時地監測環境,並以智能的形式作出回應。

  雖然在準確性和能效水平上存在差異,但手機上的陀螺儀、氣壓計、麥克風、無線芯片等,可以追蹤用戶地理位置和方向,對他們在特定時間內從事的物理活動有所瞭解。

  M7協處理器主要用於處理iPhone傳感器上的數據,相比用以操作同樣數據的主處理器,前者消耗的電池能量較少。這樣,開發者就有機會開發新一代應用,它們可以或多或少地持續使用手機上的傳感器,這將是在改善情境計算的道路上邁出的很小但卻重要的一步。

  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分析師塞吉斯‧穆舍爾(Sergis Mushell)指出:“我們正從純粹的計算系統向智能系統的方向邁進,前者由用戶提供數據,而後者可以自己蒐集數據並運算。但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就像是青蛙智商與人類智商之間的巨大差距一樣。”

  巴克萊資本分析師布萊尼‧柯蒂斯(Blayne Curtis)表示,在Galaxy Note 2和Galaxy S4中, Samsung 採用了Atmel生產的傳感器處理芯片,這類處理器將來會成為高端智能手機的標配。

  實際上,智能手機已經為情境計算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雖然這種技術尚未成為吸引消費者的一個重要賣點。如今,Android智能手機可以基於用戶地理位置、行為習慣、交通狀況,提供有關不同目的地(住所或辦公室)的地圖和導航建議。例如,摩托羅拉流動最新旗艦智能手機Moto X,就可以通過麥克風接收語音指令。

  指明發展方向

  除了智能手機,半導體廠商也在努力向用戶提供更為精細化的體驗,如將傳感器和其他芯片整合到手鐲、手錶和其他可穿戴設備中。已經置入傳感器的消費產品就包括智能手鐲,可以追蹤與運動和健身有關的活動,如步行距離、心跳次數和睡眠質量等。

  上週, Samsung 推出了Galaxy Gear智能手錶,而高通也發佈Toq智能手錶,這兩款產品都能與智能手機協同使用。本週一,英特爾宣佈正面向智能手錶和智能手鐲等可穿戴設備,開發新一代超微和超低能耗處理器。由於對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革命”反應遲緩,英特爾已經在流動領域被競爭對手甩在身後,該公司希望通過開發新一代微處理器,重新引領下一個科技潮流。

  此外,計算設備廠商還在努力將情境計算技術融入到醫療設備中,從而幫助監控患者的健康水平,一旦患者狀況出現變化,立即向醫生發佈早期預警。將活動和方位傳感器與麥克風和個人數據進行更有效地整合,將有助於智能手機準確監控用戶地理位置和活動,及時提供相關建議和解決方案,無論是去雜貨店買東西,還是跑步趕火車。

  陀螺儀等運動傳感器製造商InvenSense計劃在未來幾年內推出新一代智能芯片,這種芯片可以察覺到極小的高度變化,如在辦公大樓內乘電梯上下樓,幫助在錯綜複雜的商業區導航。在商業區,由於高樓林立,GPS衛星導航信號往往不起作用。

  市場研究機構IDC分析師拉蒙‧拉馬斯(Ramon Llamas)表示,繼去年大幅增長46%以後,今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再次增長33%,未來幾年仍然會以兩位數的速度繼續增長,而亞洲將成為這種增長的主要動力,目前這一地區的許多消費者在智能手機方面的投入很低。

  提升用戶體驗

  今年7月,由於外界認為智能手機行業創新乏力,花旗銀行分析師格倫‧楊(Glen Yeung)下調了高通的股票評級。他表示,相比增加新硬件,智能手機廠商利用芯片和元件的新方法,對智能手機的創新更為重要。格倫‧楊說:“看一看軟件與硬件的關係,這就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智能手機馬上就將成為一種日用品。我們需要的所有工具現在都已存在了。”

  不過,全球第一大流動芯片廠商高通CEO保羅‧雅各布(Paul Jacobs)並不認同這種觀點。他說,那些認為硬件元件已經足夠好的投資者,他們的看法並不正確。雅各布最近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我們正專門針對數字第六感的創意,開發新一代無線芯片,這種芯片可以感知身邊的物體。”

  另一家芯片廠商Nvidia指出,將來,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上面的遊戲,將借助於鏡頭和其它傳感器,增加身臨其境的體驗,讓玩家最終成為遊戲環境的一部分。Nvidia流動產品營銷主管馬特‧烏布林(Matt Wuebbling)說:“終端用戶必須擁有更好的體驗。如果你開發的新一代芯片得不到軟件的有力支援,那麼終端用戶就看不到差別。”

  博通也在探尋新的方法來改進無線芯片與GPS衛星、傳感器之間的交互作用。博通開發的芯片可以處理Wi-Fi、藍牙及其它連接。博通CEO斯科特‧麥克格雷格(Scott McGregor)最近在接受採訪時說:“將來會出現新的連接技術,以及更為強大的設備、新的傳感器整合方式、新的可穿戴設備。現在還沒到關閉專利辦公室的時候。”(清辰)



.智能手機遭遇創新瓶頸:情境感知指明新方向
http://digital1010.blogspot.com/2013/09/blog-post_8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