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美國科技博客ReadWrite編輯喬奇姆‧科姆平(Joachim Kempin)週末撰文稱,微軟正失去創新力和競爭力,而打破這一局面的最好方式是將微軟的不同業務分拆為多家獨立公司。
過去10年中,微軟錯失了許多關鍵的增長機遇,而市場份額則被競爭對手搶奪。微軟董事會或許已意識到,微軟早就應該反思為何會在競爭中落後,並進行架構調整。
比爾‧蓋茨(Bill Gates)是微軟董事長。當蓋茨2008年離開微軟的日常運營時,董事長是他保留的唯一職位。目前,蓋茨已被認為是一名慈善家,很少有人關注他對微軟的職責。這是否意味著,蓋茨已不再關注他創立的這家公司?微軟公司內外都對此持不確定的態度,或許只有蓋茨本人能回答這一問題。
微軟目前的領導者是蓋茨的好友,也是他一手挑選的接班人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蓋茨不僅讓鮑爾默登上了微軟權力的頂峰,也全權委託鮑爾默負責微軟的戰略和運營。過去多年中,鮑爾默打造了一支由多名微軟資深人士組成的高管團隊,而微軟則專注於通過增量式改進來應對Windows和Office產品的緩慢滑坡。
基於這樣的戰略,微軟的營收和利潤基本保持平穩,但微軟作為一個整體則開始出現機構臃腫和官僚主義等問題。微軟早年創業的熱情已不複存在,除偶爾的例外情況,微軟主要致力於維持現狀。儘管微軟擁有充足的資金和人才儲備,但仍缺乏意願打破當前的局面。
在《決心和堅毅》一書中,我談到了在微軟工作近20年的經驗,以及對微軟的觀察,此外我也採訪了微軟的多名前員工和在職員工。在我們的討論中,一個常見的說法是:鮑爾默設計了一種不同尋常、非常複雜的組織架構,圍繞他的都是一些只會執行他命令的人。董事會可能認為,鮑爾默是不可或缺的。
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鮑爾默已經掌握了微軟的複雜架構,然而過去10年的經驗表明,在預見、響應及推動市場的改變和創新方面,鮑爾默可能存在困難。蓋茨近期在接受CBS電視台採訪時也承認,微軟錯失了一些機會,同時缺乏創新。這是否意味著微軟未來會採取一些行動,或者只是泛泛之談?
鮑爾默對微軟組織架構的影響隨處可見。鮑爾默極為信賴的微軟首席運營官凱文‧特納(Kevin Turner)負責了微軟超過一半的運營,包括現場銷售和營銷等。考慮到特納的履歷,這是一個奇怪的狀況。與其他公司首席運營官,以及他的前任鮑勃‧赫伯爾德(Bob Herbold)不同,特納並不負責公司的財務和人力資源等部門。
當史蒂夫‧辛諾夫斯基(Steve Sinofsky)離任Windows業務主管時,微軟將Windows集團一拆為二。目前,一名高管負責Windows集團的營銷和財務,而另一名高管負責研發。這也是一個奇怪的安排,尤其考慮到微軟在整個公司層面上已有一名首席財務官,而其他團隊的產品營銷總是由產品集團的領導負責。
我還可以舉出這樣的例子,但我們也可以從其他角度來審視微軟,討論微軟的管理風格。
在我和微軟員工的討論中,另一個常見的說法是,鮑爾默喜歡幹預微軟的方方面面事務,甚至是對不同業務部門的細節管理。一些中層管理者認為,這導致他們的權力被削弱。他們也必須經常接受來自管理委員會的決定,這將影響響應速度,同時也導致責任模糊不清。更糟糕的是,盈利能力較強的Windows和Office業務阻礙了創新以及一些看似瘋狂的點子。這與90年代初IBM的大型機業務情況類似。
技術領導力並非微軟董事會和CEO的強項,因此對技術發展的預見成為了其他高管的職責。然而,這樣的高管必須是微軟資深人士,瞭解微軟的過往,同時還要能與控制欲極強的CEO友好相處,因此人選並不多。就我所知,微軟的不同業務之間仍在爭奪勢力範圍,相互之間都有劃定的勢力,因此在微軟整個公司範圍內執行統一的戰略幾乎不可能。我感覺,微軟正在繫緊一個非常複雜的死結,明爭暗鬥、派系林立和官僚主義已嚴重束縛了微軟的發展。
在公元前333年侵入波斯帝國時,亞歷山大大帝也面臨類似的挑戰。我們都知道,他是如何解開所謂“戈爾迪之結”的:直接揮劍將其一斬為二。這也是西方版“快刀斬亂麻”一詞的由來。儘管後人認為,亞歷山大大帝只是採取了一種狡猾的做法,但這也是一個勇敢的領袖行事的方式,而他確實實現了當時的目標,即征服波斯帝國。
從這樣的傳說中,我們可以找到幫助微軟恢複實力,重新徵服IT行業的靈丹妙藥。不過,微軟將不再是一家統一的公司,而需要分拆為多個部分,以釋放股東價值,並幫助有才能的員工擺脫束縛。美國聯邦政府曾嘗試過這樣的做法,而現在輪到了微軟董事會。
除第1個業務之外,其他5個業務都需要拓展業務線,為所有相關的操作系統平台,而不僅僅是Windows開發軟件或服務。微軟負責Azure雲計算平台的團隊已開始採取這種做法,並支援了Phone Gap、Apache的Hadoop,以及Android等環境。
第6項業務應當採取與 Google 類似的架構,並自主開發更好的瀏覽器。當前集成至Windows的IE瀏覽器應當僅僅只是一個下載平台,幫助用戶下載其他瀏覽器,因此不需要太多功能。
這一方案或許過於激進,但目前還有什麼其他方式,能給一家被束縛住的公司注入創業精神?這家公司的領導團隊只希望保住自己的領土,但卻忽略了更大範圍的機會。為了推動微軟走出當前的困境,似乎並沒有比分拆更好的方式。
這是否意味著微軟最終將分拆為4至6家公司仍有待討論。而成功的關鍵在於,確保新創立的公司積極嘗試新機會,並形成令華爾街滿意的競爭力。這一舉措的一個“副產品”在於能降低成本,減少管理的冗員,因為這些獨立公司將無法再依靠Windwos和Office業務的資金補貼。此外,當前集中化的研發部門將需要按業務進行分拆,而新的領導者需要確保研發工作不僅有利於社會,也有利於股東。
如果這樣的舉措得以實施,那麼將變革微軟的領導團隊,打破當前微軟內部的勢力範圍。最合適、最好的產品才能繼續生存。(維金)
.評論:微軟創新力漸失 應分拆為多家獨立公司
http://digital1010.blogspot.com/2013/04/blog-post_8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