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眼鏡在融入企業市場的過程中,不僅要體現未來的技術前景,還要與過往的技術充分融合
導語:美國科技博客TechCrunch發表亞歷克斯‧威廉姆斯(Alex Williams)的文章稱, Google 眼鏡在融入企業市場的過程中,不僅要體現未來的技術前景,還要與過往的技術充分融合。
Google 眼鏡來了,但它在工作場所的應用前景尚未完全體現出來。它的終極目標有可能對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產生重要影響,這讓我想起了蒸汽朋克視覺藝術:一個帶著機械眼的人,可以完全依據顯示屏上的指令來工作,而這些指令完全是由軟件發出的。
在這種情況下,人類變成了一個個負責接收和傳輸數據的節點。在當下,每個數據中心都是一個巨大的節點,而我們有朝一日也將扮演同樣的角色。我們將使用自己的獨特能力來從事一些特定的工作,其他的事情幾乎都會由機器自動完成,它們會將這些任務抽像出來,然後用它們能夠理解的語言表達出來,但我們卻完全聽不懂它們在說什麼。
Google 眼鏡就營造了這樣一種“可編程人類”的願景。未來,我們的雙眼完全有可能與一種全新的大腦相連,以此幫助我們處理眼前的龐大數據。我們不僅會彼此交流,還會與那些將我們身體的不同部位連接起來的網絡交流;我們的交流對象不僅限於人類,還包括我們所管理的機器。
這聽起來似乎難以置信,畢竟,我現在一邊聽著肖邦的音樂,一邊用著MacBook Pro,桌上擺著一杯咖啡,還有一部 Samsung Galaxy Note II。
但考慮到我現在聽的音樂都源自Pandora的數據中心,因此 Google 眼鏡和穿戴式計算的的理念似乎算不上誇張。Pandora就是一款採用複雜算法的應用,它使用“人類基因組”理念瞭解正在播放的音樂,之後再播放與肖邦類似的音樂。它的依據則是我的喜好和其他人聽過的音樂。我收到新信息時,Note II會響。MacBook Pro雖然是一款靜止的機器,但我卻可以從中獲得各種智慧。
對我而言,這表明人類和數據的未來已經來臨,但要讓 Google 眼鏡這樣的未來派工具真正普及開來,我們還必須應付過去。
Google 眼鏡証明了我們在商業領域將如何同時使用在未來與過去的技術。
─雲計算讓企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能力。但這些新模式要真正被人們接受,卻必須考慮過去的技術。在老瀏覽器上運行應用,便是最經典的例子之一。
─計算、存儲、網絡技術的進步都將加速數據中心的進步,以及信息的處理、存儲和分析能力的進步。挑戰在於:讓存儲和網絡硬件適應軟件定義的新技術。
─當今的新數據工廠實現了迅速的應用開發流程,但仍然需要與傳統的預置(on-premise)應用的生命週期管理工具相適應。
─軟件正在吞噬世界。我們每天都在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雖然基礎設施規模越來越大,所需的人手卻越來越少。但這些最新的措施必須要與實體服務器的管理方法相互關聯,後者經常需要更多的IT資源。
─我們所使用的設備越來越小。PC仍然沒有被邊緣化,但智能手機卻成為我們管理生活和工作的重要設備。我們需要新的流動應用,但仍然需要管理PC上的軟件。
─我們使用的設備將會消失,逐漸成為我們穿在身上的一部分。現在,我們必須要將手機放到口袋里,而且不能在開車時使用。
─這些設備最終將嵌入我們的身體,與全世界數萬億個傳感器相連,實現很多我們夢寐以求的事情,例如駕駛超高速飛車環遊世界。在像鳥兒一樣飛翔前,我們需要首先與數據相連。但我們仍然要應對古老的地面交通系統。
─像 Google 地圖或Nuance Nina這樣的虛擬助手將更加普及,但人類仍會充當嚮導和客服代表。
─人類可以遠程工作,而不必呆在工廠里。通過培訓,他們可以管理機器產生的數據。互聯網數據中心讓我們首次得以窺見這種情況。但今後一段時間內,多數工廠還是需要很多人來管理。
儘管存在種種不足,但 Google 眼鏡仍將開闢自己的道路:
─用例仍是一個巨大的問題市場,然而,有了 Google 眼鏡這樣的穿戴式技術,增強現實在工作場所中的相關性似乎比以往更高。
─電池將限制 Google 眼鏡的能力,但我們知道,我們可以適應,從而完成很多之前根本無法完成的事情。
─ Google 眼鏡沒有一套生態系統,但我們可以預料到開發者現在就將開發第一代應用,從而成為新的穿戴式計算時代的先驅。
─這款設備的用途仍然很有限,但別忘了,智能手機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時期。
─工作流程需要發展──合作將如何發揮作用?應用將如何連接?流動工作流程剛剛隨著智能手機浮現出來,突然跳到穿戴式設備需要一些時間來理解。當人們需要前所未有的新方式來完成工作時,前景就將體現出來。
─成本需要降低,但這必將實現。
有關 Google 眼鏡如何應用於企業,存在很多設想,多數都只是盲目的猜測。它將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但我們必須學習學會讓它適應我們過往使用的產品,以及以前的各種行為模式。(鼎宏)
.[數碼新聞] Google 眼鏡企業市場前景展望:須適應老技術
http://digital1010.blogspot.com/2013/02/google_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