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WP平台比轉換到Android, Nokia 的競爭壓力要小很多。
日前, Nokia 股東大會上,股東維爾塔寧(Hannu Virtanen)告訴 Nokia CEO埃洛普:“你是一個好人……領導團隊也盡了最大努力,但顯然這些不夠。你清楚結果是怎樣的嗎?好的意願鋪出一條路,它直通地獄。請選擇另一條路吧。”
對此,有業內分析師認為,也許 Nokia 到了擁抱 Google Android的時候了。而埃洛普的回應則是:“們也已經做出非常堅定的決心,即將把注意力放在運行WP的Lumia產品線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跟像 Samsung 和Android這樣的組合競爭。”埃洛普對於WP戰略的這種堅持引發了業內更多的質疑聲。那麼 Nokia 究竟應該像股東和業內多數人建議的另擇它路(投奔Android),還是如埃洛普所言,繼續堅守WP?
Nokia 的投資人及業內之所以認為 Nokia 目前的WP戰略是一條通向地獄之路,最主要的原因是 Nokia 基於WP系統Lumia系列手機的銷量不濟。在上個季度中, Nokia 的Lumia智能手機雖然售出了560萬部,較第一季度的440萬部有所增長,但與埃洛普視為最大對手Android陣營中的 Samsung 7070萬部的出貨量相比,確有小巫見大巫的感覺。從這個角度看,投資人及業內的看法並非全無道理,但如果我們採用逆向思維的方式,即不看目前Lumia的銷量,而是這個銷量背後 Nokia 付出了什麼,可能會有另外的結論。
Nokia 財報所示,其在第一季度智能手機(基本上是Lumia)的出貨量為560萬部,雖然比上個季度的440萬部有所增長,但與去年同期其智能手機(主要是Symbian)1190萬部相比,實際智能手機出貨量減少了一半。聯繫到 Nokia 的轉型戰略,即將智能手機從Symbian平台轉向微軟的Windows Phone平台(就是Lumia),這種轉換非但沒有達到市場的零和效應,反而是2:1的比例,也就是損失兩部Symbian換來一部Lumia的出貨。如果再加上同比減少的1500萬部功能手機的出貨量,今天 Nokia 取得的這560萬部Lumia銷量所付出的代價可謂慘重。如果此時放棄WP戰略,這些付出將全部成為沉沒成本,當然這裏還沒有計算轉型期間, Nokia 為Lumia所付出的品牌、市場營銷等巨大的成本。
更不確定的是即便未來 Nokia 放棄WP轉投另外的生態系統,例如 Google Android,誰又能保証 Nokia 不會是類似其在WP生態系統的非零和增長方式,只不過這次, Nokia 就只剩下功能手機了,這可是 Nokia 的命根子啊。不過,從 Nokia 在WP生態系統中得到微軟“特殊待遇“的前提下取得的成績看,在競爭對手眾多,且 Google 倡導公平對待每個合作夥伴的前提下,重蹈WP生態系統增長方式的可能性極大,甚至結果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到時候 Nokia 才真是大難臨頭。
Nokia Lumia在微軟WP生態系統中具有絕對領先的優勢
提及競爭對手,如果 Nokia 真的放棄WP投奔Android的話,其與 Samsung 的競爭將更加直面,畢竟雙方都身處在同一個生態系統中,而除了 Samsung 之外,Android陣營中對手雲集,尤其是類似華為、中興的中國廠商,在低端市場的攻勢甚猛,且競爭力相當強,這從其今年第一季度中,這兩家廠商躋身全球智能手機五強之列可見一斑,與之相比, Nokia 的智能手機未能殺入前五的行列。
這使得 Nokia 投奔Android陣營後,無論是在高端,還是中低端市場均面臨對手的強力打壓,加上同質化的生態系統, Nokia 的競爭力恐怕遠不及其在WP生態系統中,好歹也是生態系統的差異化,況且從目前看, Nokia 在WP生態系統幾乎是一枝獨秀,它的Lumia手機占據了全球WP手機市場份額的80%左右,具有絕對的優勢。除了HTC還有部分WP的市場份額外,其他廠商的市場份額相當分散。可以說,在WP生態系統中, Nokia 幾乎沒有對手。,這與其投奔Android對手如林的過度競爭形成了鮮明對比。
在此並非就說明 Nokia 在WP系統的競爭力有多強,而是從減少和規避競爭風險的角度衡量,堅守WP平台比轉換到Android平台, Nokia 的競爭壓力要小很多。
中國有句成語:覆水難收。基於沉沒成本和過度競爭考慮,埃洛普堅守WP戰略雖然透著無奈但也是惟一的選擇,只有走下去了。
注:@創事記 歡迎更多投稿, 詳見《創事記》徵文啟事。
.沉沒成本與過度競爭: Nokia 惟有堅守WP
http://digital1010.blogspot.com/2013/05/nokia-wp_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