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美國《舊金山紀事報》網絡版上撰文稱,雖然矽穀的很多人士都在鼓吹創新,甚至認為政府對自由市場的幹涉會打壓創新。但在這個全球科技的心臟地帶,所謂的創新多數都缺乏真正的突破性和革命性,那些真正有望改變世界的尖端技術反而無法獲得足夠的支援。而矽穀一直以來都頗為抗拒的政府,反而擁有更加長遠的眼光,能夠支援一些真正革命性的技術發展。
2011年秋,麥克斯‧萊夫琴(Max Levchin)在TechCrunch的一次大會上對美國糟糕的創新環境深表痛惜。
“這個國家的科技創新正在走向死路。”這位PayPal聯合創始人說。他補充道:“解決辦法其實很簡單:必須將目標定得足夠高。”
上月末,萊夫琴創辦了一家新公司──Affirm。這家公司允許用戶使用Facebook資料展開網上購物。這款服務也延續了他之前推出的Slide圖片分享服務的模式,允許用戶飼養虛擬寵物。
實話實說,這兩款服務都算不上我們這個時代的登月計劃。但萊夫琴的例子卻折射出行業的整體現狀:就創新而言,矽穀喜歡說大話,但真正落實起來卻遜色得多。
事實上,“創新”在這裏就像是一個具有魔力的詞彙,可以根據演講者的需求隨意使用。只要涉及到半導體和編程,人們就會將它用在任何事物上,從飛行汽車到iFart應用。
還有些時候,創新不過是託詞,今天可能用來向政府申請優惠政策,明天又有可能用來批評政府幹涉自由市場。
“請調低我們的工資稅,因為……創新。”
“請撤消反壟斷調查,因為……創新。”
但無論是融資公告、產品發佈、媒體關注,還是財富創造,矽穀的多數企業並不關心創新的目標有多高。他們真正關心的是讓人們點擊廣告,或是購買比去年更好的硬件產品。
沒關係,這就是資本主義──而且這些增量創新的確促進了生產力的緩慢提升,至少令經濟學家們激動不已。但我們或許不應該再以治癒癌症為藉口。
萊夫琴當天登台的主要目的是宣傳他即將出版的新書《藍圖:恢複創新能力,重新發現風險,拯救自由市場》(The Blueprint: Reviving Innovation, Rediscovering Risk and Rescuing the Free Market)。與他一同撰寫該書的風險投資家彼得‧賽爾(Peter Thiel)也出席了那次會議。
那本書的簡介寫道:“我們變成了一個不願承擔風險的社會,在嚴刑峻法下裹足不前,只關注短期財務指標,一點點小成績便會讓我們沾沾自喜。”
這聽起來都沒錯,但從公開評論來看──尤其是直言不諱的自由論者賽爾的評論──他們的批評對像似乎是政府,而目標則是“拯救自由市場”。這符合矽穀當前的普遍觀點:政府是創新的敵人。
但如果要解決科學和技術所面臨的真正挑戰,可能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很顯然,矽穀的商業文化和投資理念──即自由市場──通常不會獎勵萊夫琴和賽爾所謂的“深度創新”。
而那些孜孜不倦地研究有望改變世界的技術的科學家,也很難獲得媒體的關注。真正引發轟動的是那些面帶稚氣的創業者,而他們的產品,只不過是在App Store中流行一時的遊戲而已。
風險投資家希望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變現他們的投資,這就需要讓產品做好上市的準備,而且要擁有穩定的財務表現。公開市場同樣不會獎勵冒險的人:他們只會為能夠預料的成功喝彩。
但這並非監管者引發的自由市場失常,而是資本主義那隻“看不見的手”在作怪:盡快獲得投資回報,儘可能規避風險。
私有市場可能會不情願地投入了數十億美元資金,並耐心地等待了數十年甚至更久。然而,這卻是開發突破性的新藥和顛覆性的清潔能源技術等超出人們想像的新技術,所必不可少的。
事實上,這已經成為實現真正進步越來越重要的元素。
《經濟學人》今年的一篇文章就探討了創新的現狀,並指出,經過幾個世紀的科技進步後,要在任何領域走在前列,都要花費更長的時間,真正具有突破性的成果少之又少。換句話說,在很多科技領域,伸伸手就能夠到的果實早已成為歷史。
“將浩如煙海的基因知識轉化成醫藥成果,遠比發現和量產抗生素難得多。”《經濟學人》說。
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個人和企業都放棄了高遠的目標。例如,艾倫‧穆斯克(Elon Musk)就計劃利用他的SpaceX公司實現商業化太空旅行。 Google 的無人駕駛汽車和Autodesk為打印人類組織甚至器官開發的設計軟件,均屬此類。
賽爾至少通過他的風險投資公司Founders Fund做到了言行一致,該公司投資了機器人、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等領域。當然,也包括很多互聯網公司。
但在當今這個仍然著迷於社交網絡、流動應用、智能手機的市場中,這隻能算是例外,況且能否獲得回報還是個未知數。
這都不能說明政府應該對創新不聞不問,相反,政府應該發揮領導作用──利用它的獨特優勢來應對市場的顯著失敗。只有政府才有足夠長遠的目光和資金來資助超級對撞機、外層空間項目,以及互聯網的開發。
由於財政赤字膨脹、減稅呼聲高企、大政府主義遭抨擊,導致近年來美國很多野心勃勃的研究項目資金不足。而那些批評者,有時卻恰恰從他們自己的項目中獲得了巨額財富。(書聿)
.[數碼新聞]矽穀被指創新乏力:利潤至上缺乏長遠眼光
http://digital1010.blogspot.com/2013/03/blog-post_6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