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omebook是搭載 Google Chrome OS操作系統的筆記本電腦的統稱
雲計算是Chromebook的招牌功能,但 Google 的“一本正經”,換來的卻是消費者和合作廠商的“隨時受不了”。
在 Google 的戰略版圖中,Chromebook一直是關注度較低的“板凳隊員”。然而,本月初惠普和聯想紛紛推出Chromebook,讓這款誕生已有兩年多的冷門產品迎來“第二春”,頗有捲土重來之勢。
Chromebook是搭載 Google Chrome OS操作系統的筆記本電腦的統稱。當 Google 2010年10月發佈原型產品Cr-48時,即已指出Chromebook的核心是“雲計算”。它希望用戶在Chrome瀏覽器內完成所有工作,並把數據存儲在遠程服務器上,也就是“雲端”。這也意味著,用戶必須接入互聯網才能使用完整功能,一旦離線就會舉步維艱。
超前的設計理念,再加上 Google 強大的品牌號召力,讓Chromebook贏得了廣泛關注和期待。然而,各大科技網站的評測報告指出,Chromebook性能孱弱,功能匱乏,並不適合普通用戶。事實上,這款帶有 Google “血統”的筆記本銷量並不理想,只在美國學校系統中取得了一定成功。
雲計算是Chromebook的招牌功能,但 Google 的“一本正經”,換來的卻是消費者和合作廠商的“隨時受不了”。Chromebook始終難有起色,不僅緣於配置、功能和價格等客觀因素,更受困於單一功能電子產品不斷沉淪的科技大趨勢。
一流理念,二流配置,三流價格
2010年,上網本仍大行其道,而iPad尚未顯露橫掃PC產業的千鈞之勢。在這種行業背景下, Google 發佈了“瀏覽器即操作系統”的Chromebook,不僅在瀏覽器內查看網頁,還要完成寫文檔、看視頻、編輯圖片等更複雜的工作。
Google 不僅在Chromebook中內置了自家的各種網頁版應用,如Gmail、Google Docs等,還專門推出了Chrome Web Store,方便用戶下載軟件。這種把所有工作交給雲端處理,本地只上傳和接收數據的想法十分超前。
然而,Chromebook的步子邁得太急、太大了。這款產品最令人詬病之處在於一旦無法接入互聯網,它就淪為了一堆百無一用的塑料。而無論是美國還是其他市場,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隨時隨地有網可上。更糟糕的是,Chromebook沒有網線接口,只能連接WiFi或3G網絡。這一缺陷讓消費者望而卻步。
前兩代Chromebook採用英特爾Atom或賽揚處理器,第三代則加入了ARM芯片。這讓它在CPU性能方面長期落後。另一方面,Chromebook不配備機械硬盤,僅提供16GB的SSD固態硬盤。雖然提升了開機速度,但存儲空間過於侷促。
此外,昂貴的價格讓 Google “死忠”在面對Chromebook時三思而後行。作為最早的合作廠商, Samsung Chromebook的售價一度高達350至450美元, Acer 的類似產品也要300至400美元。以如此價格購買一款與上網本功能類似的產品,讓消費者普遍感覺“傷不起”。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聯想和惠普在2013年初推出Chromebook,其目的值得玩味。
從硬件參數上來看,聯想Thinkpad X131e和惠普Chromebook Pavilion並無革新之處:低功耗賽揚處理器,2GB DDR3內存,16GB SSD固態硬盤,外加4至6小時的電池續航時間,根本不是 Apple MacBook Air和 Ultrabook 的對手,反而與幾年前的上網本頗有神似。
那麼,全球前兩大PC廠商,為何選在此時推出前景並不美好的Chromebook呢?一個有趣的解釋是:PC軟件霸主微軟最近的一系列舉動,是PC硬件廠商集體“和平抗議”的重要動因。
2012年下半年,微軟在發佈Windows 8操作系統後,推出自主品牌平板電腦Surface,分為兩個版本:側重於平板電腦的Surface RT,以及側重於筆記本的Surface Pro。分析人士指出,Surface Pro在定位、設計、性能和價格上接近 Ultrabook ,實際上是一款披著平板電腦外衣的筆記本。這款產品將於2月9日在美國上市,直接威脅被PC廠商視為未來希望的 Ultrabook 。這讓原本視微軟為親密戰友的各大PC廠商感到陣陣寒意。
對PC廠商而言,把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存在風險,他們希望借Chromebook向微軟傳遞一種姿態:無論多少親密,我們並不是你的代工廠,利益必須得到尊重。美國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副總裁卡羅琳娜‧米拉內西(Carolina Milanesi)指出:“各大廠商都在尋找機會,以圖在PC市場整體滑坡的情況下保持增長。”
PC廠商突然高調入局Chromebook,實際上是以退為進的“假正經”,目的是逼宮微軟,提醒這家開始涉足硬件領域的軟件巨頭不要搶了別人的蛋糕。不過,Chromebook市場定位模糊,產品戰略混亂,才是它難以成功的根本原因。
**Inline Image**無論 Google 如何包裝,Chromebook本質上只是一款簡單升級後的上網本
Chromebook,你到底要鬧哪樣?
Chromebook的定位曾多次變化,“雲計算”無從談起,反而頻頻以“廉價筆記本”的面目示人。
在2010年底推出Chromebook時, Google 同時公佈了商業和學校用戶的雲計算服務套餐價格,每位用戶每月28或20美元。然而,Chromebook很難打開在商業用戶中的銷路,因為它只能被用來上上網、寫寫文檔,連Photoshop都無法使用。過於另類的操作系統,把人們用慣了的Windows軟件徹底擋在了門外。
而在學校市場, Google 取得了一定進展,Chromebook已經進駐全美逾2000所學校。另一方面,作為Chromebook最堅定的支援者, Acer 認為這款產品的主力購買人群是“教育機構的重度網民”。
但是,根據 Acer 今年1月披露的數據,Chromebook的銷量並不理想。自去年11月至今, Acer 在美國售出的筆記本中,約有5%至10%是Chromebook。而根據Gartner的統計,去年第四季度, Acer 是美國第四大PC廠商,出貨量約為138萬台。按上限計算, Acer Chromebook賣出了近14萬台,而同期美國市場總共售出1750萬台PC, Acer Chromebook僅占0.8%,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而在中國,Chromebook更是難覓蹤跡。一方面, Google 的各種服務在大陸水土不服,讓消費者對嚴重依賴 Google 的Chromebook望而卻步;另一方面,中國大學生對於筆記本的需求多種多樣,不僅要能夠寫論文、瀏覽網頁,更要能夠玩遊戲、看電影。這恰恰是Chromebook難以完成的任務。
為了增進銷量,Chromebook廠商開始打價格牌,去年12月上市的 Acer C7更是低至200美元。不過,大多數產品仍在三四百美元的高位上徘徊。如果是在2010年,這樣的價格或許能夠與上網本一較高下;但到了2013年,上網本早已日薄西山,Chromebook拔劍四顧,卻只能看到平板電腦和 Ultrabook 飛馳而去的背影。
對於這款不算成功的產品, Google 犯了一個致命錯誤:它希望把筆記本的上網功能剝離出來,改頭換面賣給預算緊張的用戶,與“一種產品滿足多種需求”的科技大趨勢南轅北轍。
無論 Google 如何包裝,Chromebook本質上只是一款簡單升級後的上網本。在2010年,一款便攜、廉價的上網設備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包攬一切流動需求的當下,只能上網的Chromebook毫無優勢可言,只能和上網本一起被遺落在角落里。
Chromebook是PC時代即將謝幕時的產物,這讓它的氣質與流動時代格格不入。1.8千克的笨重身材,不僅讓它在面對iPad時顯得“傻大黑粗”,在面對 Ultrabook 時也毫無優勢( Ultrabook 的重量一般是1.1千克左右)。另一方面,Chrome OS始終未能建立應用生態系統,主要軟件都是由 Google 自行開發;相比之下,無論是日趨成熟的iOS和Android,還是正在加速推進的Windows Phone,應用生態系統都在蒸蒸日上。
至於優點,Chromebook值得稱道的或許只有“ Google ”的名號了。但是,“ Google 光環”消失殆盡後,作為PC時代的孱弱孤兒,Chromebook將何處為家?
.[電腦]Chromebook: Google 一本正經賣上網本
http://digital1010.blogspot.com/2013/02/chromebook-googl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