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8日 星期六

Windows 8已成為微軟與PC廠商的命運死結






Windows和Office等軟件授權費居高不下,是微軟“旱澇保收”的秘訣。

  對微軟而言,Windows軟件銷量、公司淨利潤和股價才是最重要的;幫自己賣產品的PC硬件廠商活得如何,與我何幹?

  彥飛

  面對素以“盟主”自居的微軟,PC廠商有理由“出離憤怒”。

  市場研究公司Net Application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5月,Windows 8在全球PC操作系統中的份額升至4.27%,但仍遠低於Windows 7的44.85%和XP的37.74%,甚至不及Vista的4.51%。

  這意味著,上市半年多後,Windows 8仍未得到消費者的廣泛認可。對於在微軟的鼓動下購買數千萬份Windows 8授權的惠普、戴爾等公司而言,可謂“壓力山大”。而微軟秘密研發Surface平板電腦,在新興硬件市場與合作夥伴直接競爭,也讓轉型中的傳統PC廠商非常不滿。

  但這並不能影響微軟的好心情。上一財季,微軟的營收和淨利潤均同比增長18%,股價累計上漲25%。相比之下,各大PC廠商的業績全面下滑,其中戴爾的淨利潤大降79%。

  在“後PC時代”,惠普、戴爾等硬件廠商承受重壓艱難求生,微軟卻逆勢上行,淨利潤率長年保持在30%上下。Windows和Office等軟件授權費居高不下,是微軟“旱澇保收”的秘訣;然而,頑固的定價策略正在損害微軟與PC廠商的關係,Windows陣營的土崩瓦解將是微軟亦無力逃脫的集體沉淪。

  曾被整個PC行業寄予厚望的Windows 8,已成為微軟與硬件廠商難以解開的命運死結。

  昂貴授權

  PC廠商近期業績下滑,固然有行業大環境不佳的因素,但微軟利用強勢地位,向合作夥伴收取高昂的Windows及Office軟件授權費也是重要原因。

  根據微軟去年7月公佈的數據,OEM廠商(原始設備生產商)在生產Windows設備時,需要支付的授權費標準為:Windows 8為60至80美元, Windows 8 Pro(含Office)為100美元,Windows RT(含Office)為50至65美元。由於各廠商推出的Windows 8設備多為配備英特爾處理器的一體機和筆記本,不兼容Windows RT,因此可將80美元視為Windows 8授權費的平均標準。

  這80美元對PC廠商有何影響?以惠普為例:上一財季,這家全球最大PC廠商的個人系統業務(包括筆記本、台式機、工作站及其他計算設備)的營收為75.8億美元,同比下滑20%,環比下滑8%。其中最重要的兩個產品類別──筆記本和台式機均陷入困境,筆記本的銷售額同比下滑24%,台式機則下滑19%。

  惠普的新款PC硬件銷量不佳, Windows 8本身吸引力不足,難以促使消費者購買新硬件是原因之一,而產品單價被新款操作系統推高也是重要因素。今年第一季度是Windows 8全面開售的首個季度;但在同一時間段內,惠普PC硬件業務的運營利潤率僅為3.2%,比去年同期下滑2.2個百分點,遠低於打印機、服務器等其他業務。

  更糟糕的是,PC廠商背負高額授權費,轉型步伐更加艱難。筆記本和台式機銷量不佳,尚可歸罪於桌面設備讓位於流動設備的大趨勢;Windows 8平板電腦剛剛問世即陷入苦戰,則是微軟與PC廠商互相掣肘的惡果。

  旱澇保收

  Windows 8在設計之初就將“觸控”放在了首要地位;微軟也一直宣稱,它是一款同時適用於平板電腦和傳統PC的操作系統。但時至今日,Windows 8在平板電腦市場仍然找不到“存在感”。

  市場研究公司IDC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Windows平板電腦的全球市場份額僅為3.7%,遠低於Android(56.5%)和iOS(39.6%)。雖然銷量不佳,Windows平板電腦的售價卻普遍超過Android平板電腦和 Apple iPad,利潤率也更高。

  目前,Windows 8平板電腦的售價普遍在人民幣4000元以上;如果帶有物理鍵盤,價格通常在6000元以上。這不僅遠超Android平板電腦2500元以內的常規售價,也高於 Apple iPad的3688元的起售價格。這些設備的優勢並不明顯,PC廠商很難說服消費者放棄 Apple 和 Google 操作系統,轉而使用陌生而昂貴的Windows 8,銷量慘淡並不令人意外。

  不過,微軟目前並不擔心銷量問題。除了較高的利潤率外,微軟的目標是賺取軟件授權費,而不是像PC廠商那樣賺取一點兒代工費。一份Windows RT+Office的授權費高達50美元,已足以讓微軟“旱澇保收”;而PC廠商即使賣出了再多的平板電腦,這筆錢也只能讓微軟賺走,自己一分錢都撈不到。

  賺錢模式的不同,利潤率的巨大落差,讓微軟很難與PC廠商的“感同身受”。微軟Surface平板電腦的利潤率高達34%,甚至超過了大紅大紫的iPad;它的硬件合作夥伴卻無錢可賺,還需要花費巨額營銷成本。在各方壓力下,微軟今年4月終於承諾,將平板電腦版Windows 8的授權費調低40%,以緩解PC廠商在銷售Windows平板電腦時的壓力。

  穩定客戶

  微軟為什麼把軟件賣得那麼貴,而且遲遲不肯降價?原因是,它不在乎。

  在“雲計算”、“流動化”和“客廳娛樂中心”等概念的重重包裝下,微軟儼然已經邁入下一個時代。但追根溯源,它仍是一家篤信PC軟件的傳統大公司。更關鍵的是,微軟與英特爾共同主導PC市場十餘年,卻從未認真培育一個良性進化的生態系統,只是把眾多硬件廠商培養成了穩定客戶。

  這些客戶願意購買微軟的Windows和Office授權,並通過各種渠道轉賣給個人消費者。對於微軟而言,故事到此為止。在它看來,既然昂貴的軟件始終能找到接盤下家,何必冒著利潤下滑的風險,調整已執行多年的定價策略呢?

  於是,當PC時代夕陽斜照,流動時代洶湧而來時,微軟並未以領導者的高度,負責任地思考整個產業的前進方向,只是迅速把Windows改頭換面,向忠實的硬件合作夥伴兜售“PC好生意”的2.0版本,確保自己的業績繼續快速增長。對微軟而言,軟件銷量、淨利潤和股價才是最重要的;幫自己賣產品的硬件廠商活得如何,與我何幹?

  今年第一季度,全球PC出貨量下滑14%,微軟同一時期的營收和淨利潤卻大幅增加。微軟高管承認,消費者轉向流動設備帶來了負面影響;但讓他們感到欣慰的是,“批量授權業務”收入出現了兩位數的增長,彌補了PC銷量下滑造成的損失,併成為新的前進引擎。

  “批量授權業務”指微軟向企業批量銷售Window拷貝,後者無需更換硬件即可獲得最新版的操作系統。硬件廠商不能從中得到任何好處,而直接向企業銷售Windows軟件會導致企業不再購買新的PC;但是,微軟仍不在乎,因為自己的軟件已經賣出去了。

  叛逃已經開始。越來越多的PC廠商開始探路“多樣化業務”,將Android和Chrome OS等新興平台納入發展規劃,希望逐步擺脫對Windows的依賴。就連微軟的老朋友英特爾也坐不住了,它的新款奔騰和賽揚芯片將同時支援Windows和Android系統。

  而微軟呢?在挽留合作夥伴、築起生態系統圍牆方面,它似乎從不在乎。正如許多人批評的那樣,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領導的微軟是一家銷售公司,而不是科技公司。銷售額和利潤率,是微軟決策層最看重的東西。

  傳統PC聯盟即將分崩離析,微軟卻不願警醒。憑藉Windows和Office的巨大慣性,微軟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依舊是業內巨頭,甚至依舊獲利豐厚;但它將變得越來越乏味,越來越沒有創新力,直到變得“無關緊要”(irrelevant),淪為二流。這種自我降級與業績無關,因為它腐蝕的是一家科技公司的氣質和靈魂。



.Windows 8已成為微軟與PC廠商的命運死結
http://digital1010.blogspot.com/2013/06/windows-8p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