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作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Apple 近來可謂流年不利,不僅iPhone 5等新產品反響平平,在股市上也連遭重擊,行業前景受到嚴重質疑。但美國科技網站BGR今天撰文指出, Apple 仍然是一家偉大的公司,現在只不過是回歸現實,最終屈服於經濟規律。
在《華爾街日報》曝光了 Apple 大幅削減iPhone 5訂單的消息後, Apple 股價週一再遭重創。除此之外,近期還有傳言稱, Apple 準備推出廉價版iPhone,以便在新興市場與低端Android手機展開競爭,雖然此舉將使 Apple 智能手機業務的利潤率下滑。
當然,這些並不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將全面走向崩潰的信號,更多的只是透露出一個重大信息,即 Apple 多年來首次屈服於經濟重心規律。無論用任何標準來衡量, Apple 利潤在過去幾年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增長,特別是在全球經濟或陷入衰退,或增長速度放緩的大背景下。
經濟學的基本原理讓我們明白一個道理,即手頭緊張的時候,人們出高價購買高利潤產品的意願會下降。畢竟,相比競爭性產品,高利潤產品的成本也更高。然而,雖然消費者紛紛削減開支,但 Apple 過去五年的利潤卻屢創新高。
Apple 是如何無視經濟規律,實現利潤高速增長的呢?首先, Apple 對供應鏈的管理全球水平最高,能以讓全科技行業都難以望其項背的高效率製造產品。更為重要的是, Apple 產品線屢屢給計算機領域帶來顛覆性變革,同時又讓競爭對手難以複製。
從2007年到2010年, Apple 雖然僅發佈了iPhone、Macbook Air和iPad,但這三款產品取得了巨大成功,分別為智能手機、超輕薄筆記本和平板電腦開創了一個大眾市場。在這短短的四年間, Apple 憑藉三款產品終結了基於Windows的PC時代,令其不再是上網衝浪和消費數字內容的主導性工具。
此外, Apple 似乎完全把握住了科技行業發展的脈搏,無論是推出什麼產品,競爭對手都要花很長時間才能追趕上它的腳步。例如,RIM曾以BlackBerry Storm鄭重其事地向iPhone發起了首次挑戰,這款採用觸摸屏的智能手機,發佈時間不僅比iPhone整整晚了一年時間,而且還因為bug和低劣的用戶界面,性能遠遠不及後者。
同樣,在摩托羅拉DROID於2009年問世以前,Android手機均未激發公眾的想像力,但即便是DROID也姍姍來遲,在iPhone風暴席捲全球兩年以後,才走進人們的視線。縱然Android平台迅速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流動操作系統,但Android硬件廠商的利潤率都被iPhone遠遠甩在身後,直至 Samsung 在2012年推出Galaxy S III。
微軟也間接成全了 Apple ,在這段時間里似乎完全陷入“冬眠”,沒有及時設計出一套流動操作系統,讓Windows適應“後PC時代”的行業發展。幸好,這頭獅子最終從睡夢中醒來,發佈了新一代操作系統Windows 8。微軟在從開發以桌面為主的軟件,向開發以流動為主的軟件轉型過程中,也經歷了多次重大挫折,且微軟流動操作系統完全走向成熟也尚需時日。
即便競爭對手花了很長時間才趕上 Apple ,但這並未改變一個事實,那就是一段時間以來, Apple 首次在消費電子市場面臨激烈競爭。特別是, Apple 在兩條戰線都遭受衝擊:競爭對手紛紛發佈高端智能手機,如 Samsung Galaxy S III,同時還以售價200美元左右的低端產品,衝擊 Apple 占據主導地位的平板電腦市場,這些平板產品如亞馬遜Kindle Fire和 Google Nexus 7。
此外, Apple 去年推出了iPhone 5和iPad mini,間接承認消費者偏愛更大螢幕智能手機和更小尺寸平板電腦。iPad mini的推出意義非比尋常,因為 Apple 已故聯合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始終對公司是否需要小尺寸平板電腦心存懷疑。
喬布斯推崇的一個邏輯是,消費者“壓根不知道到底想要什麼,直到你將產品擺到他們眼前”。 Apple 的經營哲學長期以來受到這種邏輯的束縛,但如今這家公司也逐漸意識到,消費者可能也需要競爭對手向他們展示的東西。
當然,這一切並不代表 Apple 喪失了對市場的敏感,未來幾年不會繼續占據科技行業的頭把交椅。相反,這僅僅意味著, Apple 開始屈服於其他公司不得不遵守的相同經濟規律──注重做生意的成本,這改變了 Apple 長久以來推崇的“生意經”。(揚帆)
.[手機] Apple 股價連遭重擊:回歸現實遵從經濟規律
http://digital1010.blogspot.com/2013/01/apple_15.html.[手機] Apple 股價連遭重擊:回歸現實遵從經濟規律
http://digital1010.blogspot.com/2013/01/apple_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