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6日 星期五

[手機]軟銀孫正義2018年電腦晶體管數量超人腦細胞 手機,數碼新聞,電腦,熱門,手機平板,

[手機]軟銀孫正義2018年電腦晶體管數量超人腦細胞 手機,數碼新聞,電腦,熱門,手機平板,
http://digital1010.blogspot.com/2013/12/2018_6.html





孫正義

  【導讀】:本文是2013年7月Softbank舉辦的活動上,孫正義做了題為《向世界挑戰》的演講全文。他在這篇演講出提出了幾個很有價值的觀點,他認為一定要讓軟件和硬件結合一定要活用雲技術和大數據,也就一定要積極地進行數碼化。而他更有意思的觀點在於單片機的晶體管數量在2018年會超過人腦。以下為演講全文。

  在座的各位,大家好。我是來自軟銀的孫正義,請大家多多指教。

  “向世界挑戰”,這是我對我們公司的期望,今日聚集在此的諸位都就職於在世界市場活躍的企業,也都是很有抱負的人。最近,在安倍經濟政策的影響下,日本的經濟再次顯現出了迎來成長期的態勢,在刺激經濟發展這個意義上,有許多的財政上的舉措,也會有經濟成長的戰略規劃,然而,利用一時的財政政策,卻無法讓經濟成長的話,就沒有意義。在這個意義上,日本經濟的高速成長的時代,正是日本家電和汽車產業的創業者們開始大規模向世界進軍的時代。在最近的20年里,日本經濟增長長期停滯,還面臨人口減少和少子化問題,進軍世界是必要之舉。

  要麼數碼化,要麼滅亡

  現在的狀況是:數字化之於許多人,並不是主動進行的,而是走投無路被逼進行的。

  特別是最近,日本的家電產業在持續和赤字苦戰。我認為,其原因就是數碼化的動作太慢了。僅僅組裝零件,就僅僅只是電子化。日本製造的硬件非常輕薄,故障率低,這是日本的傳家手藝,這也面臨數碼化不足的問題。

  要讓軟件和硬件融合,一定要活用雲技術和大數據,也就一定要積極地進行數碼化。

  “向世界挑戰”,我想將這個作為今日的主題,首先從我自身來說,今年我們軟銀會更進一步向世界挑戰,我們已經開始著手了,收購美國的Sprint,我們也很不安,有很多意見分歧、也有很多曲折,雖然收購價稍高,但最終還是收購完成了。

  我們是銷售額排世界前三的企業,至今也在日本排第2、第3。我們引以為傲的服務排在第3位,整個集團服務的用戶數和銷售額排在第2,但是,在國內第2第3先暫放一邊,重要的是在世界排第3,用戶數在全球的數量遠遠超多docomo,逼近美國第一的威訊。

  這麼看來,平時與我們做交易或者今後有此打算的各位,軟銀將Sprint收歸旗下,能得到什麼呢?雖說軟銀在全世界的據點並不少,但是Sprint在全世界有30個據點,用網絡連接了165個國家。對於在世界市場活躍、或是今後有此計劃的各位來說,軟銀‧Sprint聯軍可以幫助你們,將美國排名第三的Sprint收於麾下,我們的聯軍可以在全世界大展宏圖。

  雖有挑戰,但定能打開未來之門。沒有任何挑戰就能面對未來的情況,要麼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要麼純屬運氣,恐怕也不能長久。但是主動持續挑戰著地各位,是自己開拓自己的未來的,我認為一定能取得好的結果。

  我差不多在3年多以前,提出了軟銀的“30年願景”。第一次提出“30年願景”的時候,是創業之時,我第一次舉行公司早會,除我之外公司員工只有2人,在早會上我差不多說了半個小時的未來願景,兩個員工都睜著眼睛聽,覺得自己身在一個奇怪的公司,兩星期過去後2個人就辭職了。

  進行長長的演講述說公司願景,會給員工留下心理陰影,所以我把願景封印在心裡了。創業經過了30年,我再一次把這個問題擺在員工面前,把至今以來的30年願景述說出來。

  終端之變:單片機的晶體管數量在2018年會超過人腦

  一開始,我迷茫於“30年之後會怎樣”這個問題,然而越是迷茫就越要往遠處看,就越能看清洪流中的未來。我們考慮長遠一些,徹底考慮一下300年後的人類的生活狀態、社會、技術的進化,大約花費了一年聚集國內外的才智來考慮這個問題,今天大致說一下其中的一部分。

  單片機是晶體管做成的,晶體管靠近和分開,形成了電流,腦細胞也是神經細胞靠近分開、進行記憶與思考,也就是2進制,用微弱的電流記憶和思考。晶體管也是二進制,腦細胞和電腦芯片完全是同一理論。由此推斷,在大約20年前,人類的腦細胞數量是30億個,按照二進制就有300億個組合。300億個,單片機里的晶體管數量何時能超越這個數,如果我們算一下的話,答案是2018年。

  按照摩爾定律,機能一定會不斷進化。而人類的細胞從4000年前到現在就沒變過。

  從現在起2000年後腦細胞的數量也不會變,而單片機的晶體管數量在2018年會超過人腦,我們再想想30年後會怎樣,2018年之後的30年後、更進一步,想想300年後。300年後,就是10的60次方倍,遠遠超過腦細胞的數量,至今為止人類是地球上用腦細胞工作的生命體中數量最多的,而擁有超越人類機能之力的,是單片機。

  晶體管蘊含許多可能性

  我們認為煩惱、想像、創造是人類的特權,電腦今後也將擁有自學能力,電腦自己編程的時代將會到來,今後的世界將像是科幻小說一樣,腦構造計算機一定會誕生,能比人類更加敏銳地洞察和發明,搭載這種計算機的機器人會超過人類,不與其共存就沒有未來,我相信人類與優秀的機器人能夠幸福地共存。

  人類目前認為不可能而放棄的領域,像災害的救助、看護、醫療、教育等等,都可以由搭載腦構造計算機的機器人來幫助。

  在從事通信事業的軟銀看來,優秀的電腦無線連接網絡,通過芯片和人類進行腦內交流,只需在腦中思想就能與對方通信,就如同傳心術一樣。

  30年前,手機還沒有出現的時候,我就想到過像如今的智能機一樣,平時隨身攜帶的機器,最近的可穿戴設備,如手錶、眼鏡也相繼出現了。

  另外,醫療也會大大進步,平均壽命200歲的時代終將到來,300年前人類的平均壽命是35歲,大多數人因為戰爭和疾病早早地死亡。300年後人類的平均壽命是200歲,70~80歲都會被說年輕,未來越想像越覺得接近科幻小說,充滿哲學、宗教等等爭論的話題。

  然而一邊想像著300年後的世界,一邊煩惱之後,再次考慮“30年後”這個話題,會覺得基本上是無聊而理所當然的世界。會讓人覺得“這樣的程度是理所當然的”,討論300年後搭載腦構造計算機的機器人的時候,人們的意見多種多樣,30年後的事與之比起來似乎太平常、引不起議論,但關鍵問題就在這理所當然的30年後。

  首先是“信息大爆炸”,比如,我們想像一下30年後的iPhone會如何,與現在同樣價格的CPU的能力大約會是現在的100萬倍。

  雖然不知到那時候,iPhone還存不存在,但30年後的智能機平均的記憶容量會是現在的100萬倍,通信速度是300萬倍。

  100萬倍是什麼概念呢,那是裝入了是人類大腦10萬倍的晶體管。

  2018年以後電腦會超過人腦,30年後就是遠遠超過,這樣的話,就能夠放進5000億首歌曲、3.5億年份的報紙。這樣的“超級智能機”今後將會出現,這樣的終端本地的處理能力已經如此,雲端會如何呢?這又完全不一樣了,通信速度達到現在的300萬倍的話,本地和雲端之間的連接速度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無限大的雲端將把地球大大拓寬,也會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

  雲會成為人類最大的資產

  所有的一切都會成為生活記錄,被保存在雲端。 “實時翻譯眼鏡” 30年前就取得了專利,當然遠在 Google 眼鏡之前,今後的雲技術中,在通信的瞬間完成自動翻譯會變成理所當然的事。教育當然也會大大進化,全世界的孩子能與世界各地的孩子說話、語言不通也能自動翻譯。醫療也會發展到高水平,無論你是住在孤島還是住在沙漠,也能瞬間接受世界最尖端的醫療服務。工作方式也會進化,能瞬間連接許多東西,生產效率大大提高……雲會成為人類最大的資產。

  流動設備的流行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軟銀也開始將雲技術作為最大資產而活用起來,雲和大數據相混合,能形成更加有益的形式,為市場服務、解決問題。軟銀首先從自己開始,活用大數據,解決自身的問題。首先改善信號,為了更好服務軟銀的用戶,我們讓信號更良好,建立更有效率的基站。

  我們做了一件世界首創的事,獨立花費了1個月時間,收集了7.5件的數據,數據從智能機App上獲得並分析,用戶網絡的改善。用戶在何處、何時、幾次接入網絡、連上了沒有……我們進行了種種分析,也分析了競爭對手的用戶的連接狀態。這是世界首次,人們在哪個店裡會進行怎樣的行動、週五的18點到週日的10點都幹了什麼……一切都用數據進行分析。

  我認為這樣才能進行真正的改善,才能分析哪裡有問題,障礙在哪裡。舉個例子,我們常在IT雜誌上看到“調查了200個地方”“問了1000個人”,然後進行分析,但從沒看過分析7.5億人的雜誌,因為這樣很花錢,也沒有相應的技術。Docomo的top2機型現在有多少連接上了,au的哪個機型連接率不好,我們比他們都清楚,這為我們改善通信服務幫了大忙,能堂堂正正地在電視廣告里說“我們改善了信號”。再賣給別人之前自己先試試,能不能真的派上用場,這是軟銀的文化。把時下流行的概念比如雲比如大數據先自己徹底活用,讓我們的服務改善真的具備科學的數據分析背景,才能用有限的設備投資與別人競爭。

  另一個活用大數據的例子,就是我們之前就開始做的,用戶能不能實際體會到信號改善,我們通過分析推特的大數據來把握。

  軟銀在工作方式上也配合雲技術,率先進行了改變。iPhone推出至今已有4、5年了,我們給全部公司員工都配了一台,iPad出來的時候也給所有人配了,全員可以隨身攜帶、連接雲端,利益增長並不是偶然的事,對於未來的雲,不活用iPhone是不行的,我們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能進行各種各樣的工作,郵件也通過Gmail Cloud化了,各種各樣的報告也Cloud化了。

  不僅僅是我們,和我們合作的企業也在活用這些。JR上配了7000台iPad mini,無論何時何地都能閱讀喜愛的內容,醫藥公司利用視頻提供醫生的情報、misawa home(房地產公司)利用iPad進行工程管理、三和shutter也在工作中引入了1400台iPad,利用視頻等手段,讓人們能實際體驗閘門開關的速度。

  軟銀公司內已經實行無紙化,也不用打印機,除了契約性文件和向政府提供的文件,已經全面無紙化了,開會也是用視頻介紹,公司內有專門製作視頻的團隊,presentation的方式也改變了。利用Google Apps在世界各處商談……

  向世界挑戰,我們看見了新的風景,是不挑戰則見不到的風景。今後讓我們繼續我們的征程,正在積極進行數碼化的企業,讓我們繼續挑戰信息的革命,世界的工作方式也會發生大的變革。

  為什麼要行動呢?只因這是為人們提供幸福而不得不進行的事。

  這就是我今天的演講。



.[手機]軟銀孫正義2018年電腦晶體管數量超人腦細胞 手機,數碼新聞,電腦,熱門,手機平板,
http://digital1010.blogspot.com/2013/12/2018_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