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

微軟新CEO: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科技與媒體博客MondayNote近日撰文稱,微軟新任CEO將面臨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該公司傳統的Windows與Office授權模式正出現滑坡,在設備與服務領域它也將面臨Google、 Apple 、惠普、戴爾等公司的強力競爭。進行實質的商業模式轉型也是件危險的事情,因而要實現轉型將非常艱鉅。

假如你是微軟新任CEO,你會如何看待兩種相互排斥的商業模式之間的深淵呢?傳統的Windows和Office授權商業模式正走下坡路。而在設備與服務領域,你也得跟諸如Google、 Apple 的強敵,以及惠普、戴爾等PC合作夥伴正面交鋒。你是要帶領該公司成功完成商業模式的轉型,還是會掉入商業模式轉型的深淵呢?

微軟過去的日子過得非常簡單輕鬆,利潤極為豐厚,Windows+Office的組合滲透到了幾乎所有的PC當中。

這讓微軟成為了有史以來最成功的軟件公司,其創始CEO比爾·蓋茨(Bill Gates)也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2000年,微軟市值達到5400億美元(按現在的美元來說接近8000億美元)。從下圖就可看出微軟當年在市值上對其它科技公司極其顯著的優勢。

那時候,Windows+Office授權是微軟唯一真正重要的收入來源,其它業務——所有其它的軟件產品,甚至是企業服務器銷售——要麼就是依仗微軟龐大的PC用戶量,要麼就是微不足道。硬件與娛樂業務並不重要,在線服務業務也還未達到我們近年看到的創收水平。

根據該公司的2000年年報,“Windows平台”與“生產力應用”營收分別達到93億美元和100億美元,共計193億美元,在微軟230億美元總營收中的佔比高達84%,更重要的是,那兩項業務佔微軟運營利潤的98%。

時至2013年第一季度,​​微軟市值出現了明顯的變化。

微軟新CEO: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Google在很多方面來看正成為微軟2.0,甲骨文的增長也不俗,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變成了 Apple 。

流動革命

這中間發生了什麼呢?

流動個人計算設備誕生了,智能手機和平板機正日漸取代傳統的PC、台式電腦和筆記本。

更簡潔地說,是iPhone引發了那種變化。

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2007年1月發佈第一代iPhone之時,市面上已經出現了大量的智能手機,已經有Windows Mobile、Palm Treo、 Nokia 塞班、黑莓等智能手機平台,但iPhone是與眾不同的那個,它堪稱擁有現代操作系統的個人電腦。iPhone一開始並不支援第三方應用,但它問世不久後SDK(軟件開發工具包)和App Store應用商店隨即誕生。

Android迅速跟進,智能手機2.0大戰隨之揭開帷幕,傳統的領先廠商紛紛開始走向衰落。 之後iPad藉著風靡全球的iPhone及其生態系統的東風推向市場,Android平板機被遠遠甩在身後。這些全新的流動個人計算設備引發了消費者消費習慣的改變,促使他們重新審視自己對PC的忠誠。

態度轉變

隨著這些產品不斷湧向市場,微軟也經歷了它的悲痛階段,從否定那些流動產品到最終接收它們引發的市場趨勢變化。

一開始,微軟對於新興設備不屑一顧。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2007年嘲笑iPhone的那一幕仍然歷歷在目。微軟高管Eddie Wu也曾在2008年豪言,Windows Mobile到2012年將佔據40%的市場份額。

之後,微軟聲稱不存在後PC時代,認為智能手機和平板機只不過是補充長盛不衰的PC的伴侶設備。微軟溝通副總裁弗蘭克·肖(Frank Shaw)兩年前宣稱:

“行家們喜歡斷言事物的滅亡,聲稱我們正處於後PC時代,但我們認為誕生30年的PC甚至還沒到中年才是正確的說法。”

接著就是交涉:微軟推出了一款擁有PC功能的平板機,實際上他們生產了兩款Surface設備,一款採用ARM處理器,另一款採用傳統的英特爾CPU。

現在的微軟則是接受現實:我們正處於後PC時代。PC短期內還不會消失,但連續30年的雙位數增長盛世將不復存在。我們現在是一家設備與服務公司!

這還算是頗有邏輯的口號:設備給微軟服務創造需求,反過來服務也帶動市場對設備的需求。這是很不錯的循環協同作用。

困局

但在這背後還潛藏著一個可能會嚴重損害該公司的問題:微軟想要在繼續向硬件廠商授權軟件的同時,打造一項與那些被授權商相競爭的設備業務。他們想要二者兼得。

進行真正的商業模式轉型是件危險的事情。對於真正的轉型,我指的並不是新增一條配件產品線,而是指轉向一項會對舊模式不利的新商業模式。來自舊模式的資金流可能會在新模式能夠取而代之之前消耗殆盡,引發業績低穀。

對於上市公司而言,這種乾涸是不可接受的。有些公司沒有試圖進行轉型,繼續面對華爾街的指責,因而逐漸走到了盡頭。有些則尋求私有化,淡出公眾視野專心運營,戴爾就是很好的例子。

微軟不能夠完全放棄現有的商業模式,它不能夠停止向硬件廠商銷售軟件許可。不過它也意識到,如果想要避免在平板機與智能手機的爭奪戰中被踢出局,它必須嚴肅對待打造自有設備一事。

微軟陷入窘境的主要原因是Android。Android便宜(如果不是完全免費的話)到能夠幹掉微軟的流動授權業務。(得益於旗下的專利組合,微軟也許是能夠從Android硬件廠商獲得一點收入,但那並不能改變戰局)。這也是微軟當初向 Nokia 提供“平台支援費用”,實質上向後者免費提供Windows Phone的原因。

微軟想要一隻腳同時踏在深淵兩邊的另外一個例子是Surface平板機。它試圖打造既是最好PC又是最好平板機的混合設備,在Surface中同時提供兩個不同的用戶界面。Surface並不具備純正平板機的易用性和敏捷性,也不能提供Windows 7 PC能夠帶來的辦公效率。而新版本Windows 8.1對該產品的幫助會有多大還有待觀察。

·他或者她發現公司處於十分複雜的結構和文化重組當中。

·傳統的PC業務增長放緩,原因是遭到流動設備的蠶食。

·老牌OEM合作夥伴不滿公司的新方向。在展開Surface平板機試驗的同時,微軟也必須留住那些合作夥伴。Surface如果能夠取得成功,微軟就會拋棄那些傳統PC廠商,反之它還是會熱情擁抱它們的。

·由於對 Nokia 手機業務的收購,Windows Phone授權業務失去了最大的客戶。

·整合 Nokia 將非常困難。

·Windows Phone系統需要進行提神,包括推出一個平板機版本,與Android廠商和iPad展開競爭。

·人才必須得留住。

·股東亦然。

現在,你覺得這份工作怎麼樣?



.微軟新CEO: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http://digital1010.blogspot.com/2013/10/ceo_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