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3日 星期日

特斯拉難以挑戰汽車三巨頭:或被其他廠商收購






  導語:營銷公司Spork Marketing總裁詹森‧蘭卡斯特(Jason Lancaster)在美國社交問答網站Quora上對“伊隆‧馬斯克和特斯拉汽車需要怎麼做才能取代‘三巨頭’?”的問題做出瞭解答。他認為,除非收購規模比自己大得多的公司,否則特斯拉在短期內成為大型汽車公司的概率很低,甚至可能被其他汽車廠商收購。

  以下為文章全文:

  首先,“三巨頭”的說法已經不再適用了。汽車是一個跨國行業,所謂的“巨頭”應該指6家公司:

  1、大眾──年銷量1000萬至1100萬輛。

  2、豐田──900萬至1000萬輛。

  3、通用汽車──800萬至1000萬輛,具體要取決於如何計算中國子公司的銷量。

  4、日產/雷諾──800萬輛。

  5、現代/起亞──700萬至800萬輛

  6、福特──500萬至600萬輛。

  特斯拉根本排不上號,他們今年只能買到2.5萬至4萬輛汽車。

  這就是特斯拉與“六巨頭”之間的實力對比。更直觀一點的表述是:福特在勞工節那個週末賣出的F-150皮卡,通常都比特斯拉整個2013年的總銷量還多。

  所以,即使拋開“六巨頭”不談,只把目標瞄準本田等“小型”汽車廠商──該公司每年的全球汽車銷量約為300萬輛──特斯拉也需要實現指數級增長。無論特斯推出什麼產品,都很難想像這種增長能在短期內實現。

  說實話,問這個問題就好比問你的鄰居:他們8歲的兒子能否成為NBA的MVP或入選全明星賽──這個問題本身就有點傻。

  但無論如何,要幫助特斯拉躋身全球十大汽車廠商之列,需要通過以下方式來實現:

  1、大幅擴大產品線

  特斯拉目前只有一個車型,但他們需要大概十幾種不同的車型。你不可能每年把3款車賣給300萬人──不僅要有轎車,還要有轎跑、MPV、SUV等。

  2、把價位降到大眾水平

  看看全世界賣得最好的車,比如豐田卡羅拉、福特福克斯、大眾捷達,不難發現它們的價格都在2萬美元左右。而Model S售價高達6萬至9萬美元──肯定需要降價。

  3、至少應該在美國建設一套汽車分銷體系

  如果你一年只想賣2萬輛豪華轎車,“網上賣車”沒有問題,但永遠達不到100萬至200萬輛的銷量。要實現高速增長,特斯拉需要建設經銷商網絡(馬斯克自己也說過),或是在全美50個州大幅調整特許經營法規。

  4、大力改善電池技術

  美國消費者希望一次充電可以行駛200至300英里(約合322至483公里),或是加快充電時間。這些希望都可以通過現有的技術來實現,但成本卻會遠超大眾市場接受的範圍。為了吸引消費者蜂擁購買,特斯拉需要大幅改進技術。說實話,消費者對於行駛里程和充電時間的預期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改變,但特斯拉似乎沒有那麼多的時間。

  5、在競爭中保持領先──這並不容易

  當人們思考汽車行業時,都會想到通用汽車這樣規模龐大、效率低下的老牌企業。這很奇怪,因為世界上最優秀的汽車製造商表現都很好。豐田、大眾、現代/起亞、尼桑/雷諾已經為世界制定了標準,生產出了無比複雜但卻價格親民的產品,而且十分安全可靠。所有的汽車廠商都已經或即將推出電動車,豐田和通用汽車等公司甚至準備通過2014年的新品瞄準特斯拉的買家。

  想想看:

  ──凱迪拉克正在開發ELR,這款豪華轎跑車將提供與特斯拉Model S類似的性能,價格可能還會更優惠。

  ──豐田號稱擁有革命性的燃料電池技術,有可能會在明年推出。

  ──日產有Leaf,這款量產的電動汽車都可以在當地經銷商那裡買到。

  ──我沒提到的汽車公司(福特、大眾、本田、現代/起亞)也並未坐以待斃。

  所以特斯拉麵臨的競爭很嚴峻。

  總結:如果我們只是在談論“生存”,特斯拉需要面臨很多任務。單純從統計角度來看,如果不借助併購,特斯拉幾乎沒有機會挑戰真正的“巨頭”。我相信馬斯克比誰都清楚這一點,所以我猜他下一步可能會收購一家規模十分巨大的企業,就像當初幾乎控制了規模比它大得多的大眾一樣。

  然而,如果不通過非凡的財務運作來實現這種併購,特斯拉在短期內成為大型汽車製造商的概率就很低。如果讓我猜,我認為特斯拉最有可能的歸宿是被更大的汽車公司收購,以擴充其現有的產品線。(書聿)



.特斯拉難以挑戰汽車三巨頭:或被其他廠商收購
http://digital1010.blogspot.com/2013/10/blog-post_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