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連線》雜誌網絡版近日發表題為“銀行未來發展:想一想 Google 與Facebook”(The Banks of Tomorrow: Think Google and Facebook)的評論文章稱,在數字時代,新生代金融服務創業公司正風生水起,而傳統銀行由於創新乏力,同時對時代變革反應遲緩,將逐漸淡出人們的日常生活。
當你在雜貨店刷卡消費時,沒人會走進銀行保險庫,尋找上面寫有你名字的盒子。在美國,90%的人都擁有銀行賬戶,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員,那麼確切地講,你不是在保存一大堆個人賬單。實際上,你在銀行里存入的錢款只不過是數字──由1和0組成的一串數字。
有時,你會在附近的自動取款機上,將這些數字轉換為現鈔,但在大多數情況下,你只是將這些數字存入或轉出銀行賬戶,具體的形式包括電子支付賬單、直接存款、借記卡交易和PayPal交易等。如果你思想守舊,偶爾可能還會使用紙質支票。
銀行還會提供其他一些東西,如証明存款安全的保証書。但你應該知道,銀行系統的交易很大程度上都是以數字方式完成的,很多時候,世界各地的數字銀行服務甚至並不是由銀行自己運營的。
在過去十多年間,一家名為Yodlee的公司一直在幫助大銀行處理在線服務,這其中就包括花旗銀行和美國銀行。此外,Moven和Simple等其他一些新生代創業公司,也在提供類似的金融服務,即便你與傳統銀行之間沒有任何直接聯繫,也能使用這種服務。
鑒於此,大家心中可能會泛起這樣的疑問:我們還需要傳統銀行嗎?事實上,我們仍然需要這種銀行,特別是,政府可以通過它們來監管整個金融行業。但傳統銀行對我們個人生活的影響正在逐漸減退,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們未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Yodlee首席戰略官喬‧珀爾維拉里(Joe Polverari)說:“在過去十年的大部分時間里,我們都在幫助銀行開展業務,我們發現銀行已成了地球上創新力最差的行業之一。人們希望能便捷地使用銀行服務,而銀行卻不願提供這種支援。”這就意味著,銀行將會逐漸淡出我們的生活。將來,銀行會越來越不像銀行,而是更像 Google 、Facebook或 Apple 公司。
儘管對銀行業創新乏力感到不滿,但珀爾維拉里並不反對銀行的存在,畢竟,銀行是他最大的客戶。當你使用網上銀行服務時,你很有可能會用到Yodlee的軟件。據珀爾維拉里介紹,Yodlee的服務最終將覆蓋大約5000萬用戶,只是大多數人不知道罷了。他說:“我們是這個領域最沉默的大數據公司。”
由於已經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珀爾維拉里和Yodlee正在擴大“戰果”,開始向人們提供銀行所不能或不願提供的服務。Yodlee開發的軟件還能為Learnvest1這樣的個人理財應用提供支援。Learnvest1應用能將用戶的銀行賬戶與汽車貸款、抵押貸款和退休賬戶等進行整合,然後以數字方式聚合大部分財務數據。
最近,Yodlee還開始為其軟件平台提供API,允許所有公司和軟件開發者打造新應用,處理用戶財務數據。
與此同時,Moven和Simple也在做相同的嘗試。這兩家公司都提供了各自的理財應用,將Learnvest風格的規劃、追蹤和目標設置服務,與傳統的在線支票和儲蓄賬戶服務結合起來。他們甚至還會送給用戶一張借記卡。用戶在使用這些應用時,感覺就像是在使用傳統銀行的服務。
當然,傳統銀行仍然在金融行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大多數用戶都是因為花旗銀行等傳統銀行,才使用Yodlee軟件的,而Moven和Simple則得到了政府特許的、擁有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擔保的銀行的支援,這些銀行提供儲蓄服務,同時發行借記卡。
美國金融服務創新中心(Center for Financial Services Innovation)CEO兼總裁詹妮弗‧特施爾(Jennifer Tescher)說:“這個行業存在安全和可靠性問題。銀行需要受到監管。”
但是,使用Moven和Simple服務的用戶,與傳統銀行之間並沒有什麼關係,這很大程度上就像雲存儲服務提供商Dropbox的用戶,與亞馬遜雲計算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以下簡稱“AWS”)之間並無關聯一樣。這就是整個世界的發展方向。
正如亞馬遜取代了大量的本地書店一樣,Moven和Simple也會對銀行的支行帶來巨大沖擊。Simple CEO約什‧萊希(Josh Reich)表示,雖然取代本地支行尚需時日,但在未來以“數字為先”的世界里,銀行當前的服務戰略是無法持久的。他說:“在一些地方,用戶還得去支行辦業務。但是,他們之間的聯繫會越來越少,越來越不相關。”
不過,銀行對未來發展的看法略有不同。他們已經認識到,整個世界正在發生巨變,而且得益於Yodlee,他們也正在融入數字世界。銀行甚至可能會說,他們可以獨力應對一個全新的金融世界,無需外部創新者的幫助。
富國銀行零售流動銀行業務主管布萊恩‧皮爾斯(Brian Pearce)指出,該公司其實早在2001年就面向個人數字助理產品Palm VII推出了一款應用,而且在之後的十多年間也在不斷提供具有創新性的銀行服務。另外,傳統銀行還認為本地支行會繼續存在下去。
皮爾斯表示,許多消費者依舊需要人工操作:富國銀行的客服中心每年都會接到5億個電話,而客戶也需要本地支行提供的貼心服務。皮爾斯認為,富國銀行並沒有全面走向數字化,而是採取了一種“全渠道”(omnichannel)的方法。實體零售商目前正借助於類似的辦法,同時提供實體零售和數字服務,與亞馬遜展開競爭。
對於銀行來說,實體與數字的同時存在,意義非同尋常。儘管如此,珀爾維拉里仍認為,對於世界的快速變化,富國銀行等傳統銀行反應過於遲緩。他指出,有一半的傳統銀行都熱衷於讓客戶到支行辦業務,這就像是報業仍試圖讓讀者“在一棵樹上吊死”一樣。
珀爾維拉里稱,賸餘一半的傳統銀行漠視網上銀行服務的成功,認為它們只是網站而已,沒有其他任何特別的東西。他說:“傳統銀行長期以來就陷入了這種怪圈。但事實上,除了傳統銀行,每一個行業都在進行創新。”
大家甚至可能認為,銀行以前就沒什麼機會。從很多方面來說,政府監管讓傳統銀行無法快速行動起來。這種監管主要用以保証用戶資金安全。美國銀行家協會(ABA)監管部門副總裁史蒂夫‧肯尼利(Steve Kenneally)說:“有時,相比一些科技企業,銀行在創新方面的速度更為遲緩。”該協會是一個代表全美銀行利益的商業組織。
對於傳統銀行來說,若想解決這個問題,就應該加入創新者的行列,而不是抵制創新。特施爾說,銀行應該擁抱Moven和Simple這樣的服務:“將一個反應更為遲緩、看上去缺乏魅力、但卻十分安全的平台,與受約束更少、更加自由、更酷的營銷公司進行整合,這可能是個頗具想像力的命題。”
但是,我們為何總盯著Moven和Simple不放,而不去擁抱 Google 、Facebook和 Apple 公司呢?畢竟,這些公司現在處於我們日常生活的中心地帶。他們擁有龐大的軟件平台,我們每一天會多次與其互動,而且在很多情況下,這些平台都會被用來進行商品交易。
你甚至可以借助於 Google 錢包(Google Wallet)服務,通過Gmail來匯款,而業界盛傳Facebook也在開發類似於PayPal服務的自有支付平台。
業內人士此前認為, Google 和Facebook等公司,應該全面轉型為完全受監管的銀行。不過,包括Moven創始人布萊特‧金(Brett King)在內的許多人卻指出,出現這一幕的可能性並不大,原因是全身心經營一家銀行的成本過大,科技巨頭們不敢冒如此大的風險。布萊特認為,最好的情況應該是, Google 等科技公司與花旗等傳統銀行攜手合作。
Google 、Facebook、 Apple 公司最終也會像Moven和Simple一樣,提供網上銀行服務;與傳統銀行的服務相比,這些服務肯定更易於使用,功能更為強大。布萊特指出,傳統銀行若是聰明的話,應該也加入這些公司的行業,而不是在一場沒有可能獲勝的競賽中,總是扮演追趕者的角色。
布萊特說:“傳統銀行將不得不尋找合作夥伴來擴大業務,而最合適的合作夥伴就是那些已經擁有客戶的公司。”(清辰)
.《連線》:傳統銀行將逐漸淡出人們日常生活
http://digital1010.blogspot.com/2013/09/blog-post_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