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 香港時間8月9日消息,據美國宇航局網站報導,好奇號火星車即將在香港時間8月6日迎來成功抵達火星一週年紀念日。在這過去的一年里,好奇號已經達成了它此行的主要科學目標,即証明火星曾經擁有足以支援生命生存的環境。這輛先進的火星車的實際運行也將為工程師們設計未來更加先進的下一代火星車提供參考和借鑒。
美國宇航局局長查爾斯‧博爾頓(Charles Bolden)說:&l
dquo;好奇號的巨大成功──一年之前的偉大著陸,以及在那之後做出的科學發現,幫助我們進一步推進科學的邊界,我們終會將人類宇航員送上火星和小行星。”他說:“好奇號在火星上留下的輪胎印,將會最終引向人類的腳印。”
2012年8月6日,好奇號在萬眾矚目之下成功著陸火星。在過去的一年里,好奇號為美國宇航局提供了190G的數據,其中包括3.67萬張高解像度圖像以及3.5萬張低解像度圖像;其搭載的激光設備發射激光7.5萬次,用於對目標岩體的成分進行分析;另外它還完成了對兩個選定目標的取樣分析,在一年的時間里行駛了1.6公里。
在位於加州帕薩迪納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好奇號地面控制中心,好奇號項目組的成員們在一起共同回憶了好奇號著陸的那個驚心動魄的夜晚,以及在過去一年中團隊所一起經歷的諸多趣事。美國宇航局電視(NASATV)屆時還將在線直播項目組成員們分享他們與好奇號之間的有趣故事。在那之後,正在國際空間站上執行飛行任務的宇航員們也將與公眾通過電視和互聯網一同分享他們的故事,讓公眾瞭解向好奇號這樣的自動無人探測項目的實施將如何幫助和推進未來人類載人飛往火星和小行星的項目。美國宇航局在推特,Google+等各大社交網站上也將實時接受普通民眾的提問。
好奇號是大小和一輛小車接近的火星漫遊車,在過去的4個星期內它行駛了將近700米,在那之前的6個月它一直在對幾個科學目標開展考察和分析。現在它已經再次踏上行程,計劃前往它此行的最終目的地── Sharp 山,在那裡好奇號將對大量層狀岩體開展考察。
去年的8月6日,好奇號首次採用創新的“天空起重機”懸停助降系統安全著陸在 Sharp 山腳下。這座山引起科學家們的注意主要是因為這裏存在大量暴露的地質岩層,其中包括一些已經被軌道光譜分析証明是與潮濕環境有關的礦物成分。好奇號著陸的地點距離最初的計劃著陸區域中心點大約1.6公里,這是一片預先劃定的長20公里的著陸區。
科學家們決定首先對好奇號著陸地附近的出露岩層開展考察,在這裏,研究人員很快發現了古代河床的痕跡。這是科學家首次在火星上找到古代的鵝卵石沉積河床。
好奇號原定的考察任務期是23個月,但是在其開始考察的最初8個月之內它便達成了此行最主要的科學目標──証明火星過去曾經存在足以支援微生物生存的環境。當它對在這顆紅色星球上採集的第一塊樣品進行分析之後科學家們得到了確鑿的証據。
好奇號項目科學家,加州理工學院的約翰‧格洛岑科(John Grotzinger)表示:“我們現在知道,在數十億年前火星上曾經存在適宜微生物生存的環境條件。”他說:“我們對這樣的成功感到欣慰,但是也正是這種成功,讓我們有了更多的期待,我們想知道更多。我們希望在 Sharp 山的沉積岩露頭中保存著與宜居性有關的豐富環境信息。”
在從地球飛往火星的過程中,好奇號一路上對宇宙空間的輻射環境進行了測量,在著陸後則繼續對火星的地表輻射環境進行測量,並同時監測火星天氣現象。所有這些數據都是為未來的載人火星飛行任務積累數據和經驗。好奇號的考察還確認了火星在其地質歷史上失去了它大部分的大氣層。對此,美國宇航局即將於今年11月發射一艘最新的火星軌道器──“火星大氣及揮發分演化探測器”(MAVEN),專門針對這一問題開展考察。(晨風)
.好奇號登陸火星一週年:提前完成主要任務
http://digital1010.blogspot.com/2013/08/blog-post_2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