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出門在外沒有現金可以用卡,不認識路可以定位導航,但是沒有手機,絕對是讓每一個人感覺到沒有安全感的一個理由。可以說手機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每個細節,也正是由於手機硬件性能的不斷攀升,徹底的取代了曾經盤踞外出行囊位置的諸多數碼產品,而這樣的趨勢還在不斷的蔓延,也許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我們的出行,只需要一部手機,就可以了。
iPhone 4的500萬像素攝影頭
相信這是本文中最受爭議的部分,其實筆者也更傾向於在數碼相機的名稱前方加上便攜兩個字,以往的卡片數碼相機,各類潛望鏡鏡頭產品,目前都面臨著生存空間極度受到壓縮的局面。除了可換鏡頭的無反/無反尺寸越來越小,價格越來越低的因素,更大的壓力便是來自手機。
目前主流手機的拍照鏡頭大都在800萬像素水準,高端產品達到1200-1300萬像素更是層出不窮。除了像素上的追逐,拍照手機的感光元件類型也包含了背照式、堆棧式設計,這也使得入門級相機腹背受敵。iPhone 4是一款開創性的產品,雖然500萬像素的數據並不令人驚訝,但背照式鏡頭的魅力卻打開了手機拍攝的新篇章。
當然,手機拍照不得不提到的還有 Nokia 808PureView,拋開系統平台的限制,808PureView所擁有的4100萬像素超大感光元件帶來的威脅,可不僅僅是針對手機市場,PureView模式輸出的高畫質小尺寸樣張(約500萬像素),也為手機拍照戰場拉開了新的篇章。同樣的設計還出現在了HTC年度旗艦One的身上。
未來手機拍照功能發展趨勢:鏡頭配件、大光圈鏡頭。
原則上來說,它們其實是完全不同的品類,不過伴隨著互聯網的迅速崛起,聽音樂的需求很大程度上都轉移到了手機之上。
從卡帶到CD,隨身聽可謂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也成就了Walkman這個不可磨滅的印記,不過在MP3格式逐漸主流之後,絕大多數用戶都傾向於這個獲取更加便捷的音頻格式了。而手機普及3.5mm耳機接口,也吹響了從音樂播放器市場搶班奪權的號角。
其實手機自具備多媒體播放功能開始,便呈現出音樂娛樂化的趨勢,從西門子6688到 Sony Ericsson W800c,從 Nokia N91到 Sony Ericsson W950c的存儲擴張,直到Android和IOS二分天下之前,從未曾停下追逐音樂的腳步。
以往音樂播放器相較手機的幾大優勢中,標準音頻接口便於更換耳機;豐富EQ均衡設置都已風光不再,而曾經可以拿來作為硬標準的獨立音效芯片,也在步步高vivo X1這種專業級音樂手機出現後不複存在。
回頭來說收音機,筆者翻查了一下手裡的多部產品,Android平台的OPPO Find5以及iOS平台的iPhone 4s都沒有內置FM收音機功能,而很多Android手機都具備此功能,需通過耳機作為天線接入,Windows Phone平台的產品中很多都沒有內置FM程式,但實際上是有這個功能的,只需下載便可使用。
手機廠商的不夠重視,讓收音機這個唾手可得的功能成為了千元以內非智能機的音樂來源,當然,更大的原因是人們已經逐步傾向於自主化更明顯的在線音樂電台,如豆瓣音樂等客戶端。
未來手機音樂功能發展趨勢:專業化音樂播放功能,無損音頻格式支援。
曾幾何時,數碼產品類目中,錄音筆是辦公用品的一大熱門,不過伴隨著手機解決了存儲空間以及音頻錄製質量的問題,錄音筆很有可能成為除專業用戶領域之外被侵蝕最徹底的數碼產品。
打開電視機,很多比賽的賽後採訪,記者向球員採訪時手持的,不再是細長的錄音筆,取而代之的是iPhone的身影。當然,這也與iPhone有著豐富的配件有關,例如TASCAM推出的Dock接口立體聲電容麥克風,可以提供更加清晰的錄音效果。
未來手機錄音功能發展趨勢:長時間錄音,高碼率錄音,以及專業的麥克風配件。
這裏說的導航儀可不是驢友出行帶的專業GPS設備,而是不少車主所使用的各路百元大屏車載導航。
目前手機的螢幕尺寸大都突破了4英吋,而2013年的高端產品則都將螢幕尺寸定格在了5英吋上下,全屏運行導航軟件,實際使用效果不會比廉價的車載導航差。
很多車載導航用戶都會用專業度來考量手機導航,其實伴隨著多軸陀螺儀等感應設備的加入,手機導航已經足夠專業,例如聯想K860i可以在導航軟件中實現慣性導航,而高德定製的Find5可以通過圖層堆疊進行實景導航,大多數Android平台產品都可以安裝凱立德 C Car版本導航軟件。加上手機具備流動網絡,可以隨時更新數據並且查看準確的周邊信息,所以現在手機導航在專業程度上,絲毫不會遜色於車載產品。
題外話:車載導航智能化,這一點在榮威350的inkanet設計理念中有所出現,車載了Android平台主機,配合聯通3G網絡,能夠提供智能化的車載導航體驗。
未來手機導航功能發展趨勢:車載導航智能化,SNS交友以及實時對講功能加入。
電腦的發展淘汰了2.5/3.5寸軟盤,淘汰了老邁的IDE接口,而流動存儲這個課題,也成為了手機的圍剿對象。作為首款應用大容量固化閃存的智能手機, Sony Ericsson W958c的出現為後續很多產品的設計提供了更加清晰的藍本:快速、高效、大容量。
現如今絕大多數的旗艦級智能手機都採用了固化閃存的方式,16/32GB容量足夠滿足大多數用戶的使用需求,也保障了高品質音樂以及高解像度視頻的存儲空間。對於大多數用戶而言,隨身攜帶16GB存儲空間足夠滿足日常使用需求。
閃存的廉價,造就了手機隨身存儲的發展契機,而便捷的U盤模式以及各大智能操作系統的PC套件設計,也可以很方便的管理手機。即便是流動硬盤都要區分對待的mac系統,筆者也可以在連接小米2以及moto XT928後便捷的安裝驅動,隨身存儲。
似乎目前唯一影響手機取代U盤作為隨身存儲的因素,就是老舊的USB2.0接口了。
未來手機存儲功能發展趨勢:更大容量,USB 3.0接口。
電子書的興起,可以追溯到網絡文學的萌芽時期,互聯網中隨時可以獲取的電子書籍讓不少愛好者熬夜紮在顯示器前追著連載。不過伴隨著手持設備提供對txt以及word格式文件的閱讀支援,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在手持設備上隨時隨地的閱讀。
公交車上,地鐵上,有著無數的手機電子書用戶,手機的螢幕越來越大,閱讀軟件越來越多,智能手機的擴展能力和3G網絡的下載速率,讓大多數用戶叛逃成為手機電子書黨。雖然目前有不少採用電子墨水材質的電紙書,但是相比手機用戶群體的數量而言實在少之又少。
除了目前主流的各類閱讀軟件, Apple iOS設備中的iBook可謂是人氣最高的原生電子書軟件,雖然目前國內讀物較少,但可以方便快捷的導入PDF等格式內容,使得iPad mini迅速成為了新一代看漫畫神器,要知道這曾經是7英吋Android平板的救命稻草一般重要。
未來手機電子書功能發展趨勢:有聲讀物、在線購買。
寫在最後:上面提到了不少被手機設備吞噬市場份額的數碼產品類別,相信伴隨著手機功能的不斷專業化,性能的不斷攀升,還將有更多數碼產品功能將被整合到手機之內,沒辦法,誰不愛all in one呢?
.優勝劣汰:盤點那些被手機取代的數碼產品們
http://digital1010.blogspot.com/2013/04/blog-pos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