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4日 星期日

[數碼新聞]新技術成了花瓶 NFC為何如此挑剔手機




  事情是這樣的,筆者把玩過很多款 Nokia 的配件,比如藍牙立體聲耳機BH221,藍牙音箱MD51W等。這些手機配件都支援NFC技術,但在實際使用中筆者發現非 Nokia 的手機很難通過觸碰NFC來實現快速藍牙配對。

  越來越多的手機都具備NFC功能,無論是Android還是Windows Phone,也無論什麼品牌的設備。比較坑爹的是,類似前面提到的情況還有很多,手機廠商各自的NFC會調用不一樣的應用程式,導致兩隻手機在觸碰之後完不成原本很方便的操作。

  首先補一下課:NFC技術原理

  NFC的全稱為Near field communication,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近場通訊技術。這是一種短距離的高頻無線通信技術,允許電子設備之間進行非接觸式點對點數據傳輸,在十釐米(3.9英吋)內交換數據,分為主動和被動兩種讀取模式。

  NFC有三種工作模式:卡模式,點對點模式,讀卡器模式。卡模式其實已經在一些城市的公交卡上實現了,這種工作模式沒有供電也可以工作,並且比起帶磁條的 銀行卡來,理論上可以避免消磁。點對點模式則類似早期手機配備的紅外線傳輸,只是傳輸距離短,傳輸速度較快,功耗低,可以實現點對點數據傳輸,比如傳輸音 樂、圖片或者同步地址簿。讀卡器模式作為非接觸讀卡器使用,比如海報或者展覽信息電子標籤上讀取相關信息。(via Wikipedia)

  NFC是國際標準,但為什麼總不管用

  該技術目前已經有了國際標準(ISO/IEC IS 18092國際標準,EMCA-340標準與ETSI TS 102 190標準),因此,理論上不存在品牌差異造成NFC功能失靈的情況。而現實生活中的情形卻並非如此。不同品牌或者不同平台的手機之間進行NFC配對之後 毫無反應或者反映錯誤的情況十分平常。

  其實NFC並非一項傳輸文件的技術。不同設備之間NFC扮演的角色通常為兩步:設備之間的相互識別和「握手」;「握手」完畢,其中一部設備會「告訴」另一部設備,想要傳輸什麼樣的數據(比如視頻、音樂、文件、名片還是別的什麼東西)。

  答案是,平台/品牌間仍有兼容問題

Sony 的SmartTag(智觸卡)

  兼容性的問題出在第二步,也就是調用其它程式的環節上。不同的系統有不同的調用規則,NFC通過觸碰「握手」獲得的信息在第二步會被「誤解」因而無法準確的到達應該被調出的程式。

  為此, Google 帶來Android Beam。

  Android自從4.0之後的版本開始增加了一個名為Android Beam的功能,來解決NFC進行文件傳輸以及信息交互上的不兼容問題。這也就是為什麼 Sony 去年推出的SmartTag智能標籤只有 Sony 的機型可以正常識 別, Nokia 的一票NFC自動配對的音頻配件也只有 Nokia 的手機可以方便的通過刷NFC來實現藍牙配對。

NFC未來的大規模應用恐怕還是流動支付

  遺憾的是,目前NFC並無跨平台的解決方案

  NFC在設備之間具有的不兼容性目前還沒有一個完美的跨平台的解決方案(比如筆者的黑莓9900和Z10都無法通過刷NFC來與 Nokia MD51W音箱進行藍牙配對,只能手動配對使用),所以目前NFC在智能手機上儘管十分常見,卻不怎麼常用。

  如果僅僅是傳輸一些文字鏈接,或者名片等小數據,還是借助二維碼吧。(於蘇野)



.[數碼新聞]新技術成了花瓶 NFC為何如此挑剔手機
http://digital1010.blogspot.com/2013/03/n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