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3日 星期四

[手機]紐約時報:手機24小時待命降低工作效率






  導語:1月1日出版的美國《紐約時報》印刷版刊文稱,雖然合理使用智能手機可以提升工作效率,但如果因此而造成24小時隨時待命的狀態,就會適得其反,因為工作與生活不分家而導致過勞,反而會降低工作效率。很多企業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並逐步開展糾偏措施。

  以下為文章全文:
  企業政策

  每到這個時候,總會有人制定各種改變習慣的計劃,無非就是多鍛鍊、少吸煙。但現在,一些企業卻開始部署全新的政策,希望降低員工對電子設備的依賴。

  Atos是一家跨國IT公司,他們計劃到2013年底讓員工逐步停用電子郵件,轉而使用其他通信方式。從新年開始,德國汽車公司戴姆勒的員工也可以在假期自動刪除收件箱中的電子郵件,以免上班後發現收件箱中的郵件氾濫成災。不過,系統會自動向發件人回複一封郵件,告訴對方這封郵件正在臨時由哪個人代為處理。

  戴姆勒發言人薩布瑞娜‧施力普(Sabrina Schrimpf)表示,沒人願意全天24小時待命,下班後停止工作是很重要的,“即使是出差也不例外”。她還提到了該公司最近發佈的一份報告:《平衡!──協調員工的工作與私人生活》(Balanced! ─ Reconciling Employees’ Work and Private Lives)。

  對於身處不同時區的出差人員來說,要切斷聯繫需要克服更多挑戰。

  哈佛商學院領導學教授、《與智能手機共眠》(Sleeping With Your Smartphone)一書的作者萊斯利‧珀洛(Leslie Perlow)認為,這其中還存在漣漪效應。她說,這些人會在半夜飛來飛去,然後給隨時待命的同事發回電子郵件。

  充分休息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去年的一項研究發現,雖然手機是保持生產力的重要渠道,但如果要因此而隨時待命,便會降低工作效率。對全美2254名成年人的調查顯示,44%的手機用戶睡覺時把手機放在床邊,67%的人患有“幻聽症”──即使沒有鈴聲或震動,也會查看手機。不過,認為沒有手機照樣可以生活的人群比例也在增加,從2006年的29%增長37%。

  芝加哥Empower Public Relations公司CEO山姆‧查普曼(Sam Chapman)表示,他原本患有幻聽症,而且經常半夜三更用黑莓收發電子郵件。他睡眠質量很差,早晨起來睏意重重,他認為自己對手機上癮了。“我必須避免我身上發生的一切在我的員工身上重演。”他說。

  於是,查普曼制定了所謂的“黑莓關機”政策。他和他手下的20名員工在工作日的晚上6點到早上6點都會關閉黑莓手機,週末則會全天關閉,鮮有例外。“當我獲得充分休息後,便會幹勁十足。”他說。

  即使是出門在外,他也遵守這一政策。他還表示,這項舉措提升了公司的生產力。

  珀洛教授也認為,如果企業鼓勵員工偶爾切斷與工作的聯繫,反而可以提升公司業績。“隨時待命反而會有損工作效率。”她說。

  挑戰猶存

  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2012年初,米歇爾‧巴里(Michelle Barry)、馬克‧雅各布森(Mark Jacobsen)和另外一名合夥人一同創辦了Centric Brand Anthropology,這家位於西雅圖的公司專門為客戶提供品牌戰略、設計和文化管理諮詢服務。彼時,他們曾經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

  “在工作與生活中建立良好的平衡是我們的重要任務。”身為Centric副總裁兼創意總監的雅各布森說,“但我們發現,要與大型跨國客戶打交道,就很難實現這一點。”因為我們經常到國外出差,而且必須隨時候命。

  該公司總裁兼CEO巴里說,Centric鼓勵員工在出差前一個月做好準備,指定一名同事當後援,以便將自己的出差計劃通知客戶,同時避免在他們出差歸來後立刻陷入時間緊迫的任務。他們還建議員工在執行長期任務時,與配偶或搭檔一起出差,以便合理安排閒暇生活。“我對自己承諾,不要整晚不停地回複電子郵件。”她說。

  專家稱,沒有切實數據顯示究竟有多少公司制定了類似的政策,限制員工在工作時間之外使用電子設備。“我知道一些公司在主動鼓勵員工下班後斷絕工作聯繫。”私募股權投資公司Palmer Hill Capital管理合夥人、哈佛商學院兼職教授丹尼斯‧加里坦(Dennis Garritan)說。

  雙贏措施

  “這是一種雙贏措施。”他說。回到辦公室後,員工仍可以瞭解工作進展,但也不會感到筋疲力盡,企業則受益於員工工作效率的提升。

  美國諮詢公司Family Business Institute總裁維尼‧雷沃斯(Wayne Rivers)表示,很多企業“都很看重那些能在淩晨一點接電話的員工。”在很多情況下,能否按照規定避免過勞取決於員工自己。

  世界銀行高級運輸專家克里斯托弗‧貝尼特(Christopher Bennett)2012年有5個月的時間因公出差,但他幾年前就拒絕使用黑莓。“他們之所以患上‘黑莓癮’是有原因的。”他說,“我發現很多同事之所以用黑莓是因為工作壓力大,尤其是要應對不同時區的工作時,他們要不斷查看和回複郵件。在家中、在就餐、在健身、在週末,無時無刻不在工作。由於我這個人本身就容易上癮,所以我不想用黑莓。”

  世界銀行個人與生活壓力諮詢部門主管斯圖爾特‧費舍爾(Stuart Fisher)表示,雖然該機構並沒有專門的政策限制員工在工作之外使用電子設備,但他的確發現了其中存在的問題,認為這是促進工作與生活間良性平衡的重要一環。“把充裕的時間留給自己非常重要。“他說。

  但他也補充道,在一家跨國組織中,隨時待命是至關重要的,不僅可以確保項目的成功,還是一種責任,“因為我們的員工經常前往遙遠、艱苦甚至危險的環境。”

  麻省理工學院科技社會研究教授、《孤獨攜手:我們為何對技術期許更多,卻對彼此期許更少》(Alone Together: Why We Expect More From Technology and Less From Each Other)一書的作者謝瑞‧特考(Sherry Turkle)說:“我很樂觀,因為我認為大家都感到不安。”員工們都忙著使用各種電子設備,根本沒有時間討論真正重要、真正必要的事情。

  特考同時還是一位心理學家,她說:“我不會用上癮這個比喻。我們不會放棄手機,也不應放棄手機。它更像是食物,一種數字食物。真正的問題是,‘哪種選擇最健康?’”(鼎宏)



.[手機]紐約時報:手機24小時待命降低工作效率
http://digital1010.blogspot.com/2013/01/24.html
.[手機]紐約時報:手機24小時待命降低工作效率
http://digital1010.blogspot.com/2013/01/24.html